亲爱的小伙伴们,很多人可能对俗语歇后语和有关传统纹样“凤纹”的有关知识或者文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俗语歇后语和有关传统纹样“凤纹”的有关知识或者文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俗语,歇后语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谚语第二缉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
◆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
◆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软。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
◆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路有千条,理只一条。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谚语第三缉
◆人有志,竹有节。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人凭志气,虎凭威势。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
◆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水往下流,人争上游。
◆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
◆生人不生胆,力大也枉然。
◆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
◆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
◆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
◆宁做穷人脚下土,不做财主席上珍。
◆宁愿折断骨头,不愿低头受辱。
◆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
◆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
◆宁吃开眉粥,不吃皱眉饭。
◆宁肯给君子提鞋,不肯和小人同财。
◆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
◆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
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好汉凭志强,好马凭胆壮。
◆好汉不吃闷头亏,好鸟不钻刺笆林。
◆好汉做事干到底,好马登程跑到头。
◆好男不争财和产,好女不争嫁时衣。
◆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拔就亮。
◆志高品高,志下品下。
◆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
◆男人无志,钝铁无钢,女人无志,乱草无秧。
◆秀才饿死不卖书,壮士穷途不卖剑。
◆谷要自长,人要自强。
◆没有锯不倒的树,没有敲不响的钟。
◆穷莫失志,富莫癫狂。
◆穷人不攀高亲,落雨不爬高墩。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君子报仇三年,小人报仇眼前。
◆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
◆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树老根子深,人老骨头硬。
◆树怕烂根,人怕无志。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胆大骑龙骑虎,胆小骑猫骑兔。
◆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
◆菜无心必死,人无心必亡。
◆菜能吃,糠能吃,气不能吃;吃能让,穿能让,理不能让。
◆猛虎不处劣势,雄鹰不立垂枝。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
◆愿为众人死,不为一人亡。
◆撒网要撒迎头网,开船要开顶风船。
谚语第四缉
◆一人修路,万人安步。
◆一人作恶,万人遭殃。
◆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
◆一山出虎,百家猪死。
◆一字两头平,戥秤不亏人。
◆一好遮不了百丑,百好遮不了一丑。
◆一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
◆人怕放荡,铁怕落炉。
◆人怕引诱,塘怕渗透。
◆人怕私,地怕荒。
◆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人靠自修,树靠人修。
◆人靠心好,树靠根牢。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人前若爱争长短,人后必然说是非。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刀伤易治,口伤难医。
◆大路有草行人踩,心术不正旁人说。
◆千金难买心,万金不卖道。
◆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小人记仇,君子感恩。
◆不怕怒目金刚,只怕眯眼菩萨。
◆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鬼吓人,就怕人吓人。
◆不要骑两头马,不要喝两头茶。
◆不是你的财,别落你的袋。
◆不吃酒,脸不红;不做贼,心不惊。
◆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天凭日月,人凭良心。
◆歹马害群,臭柑豁筐。
◆劝人终有益,挑唆害无穷。
◆ 两日忧,骂人三日羞。
◆打空拳费力,说空话劳神。
◆击水成波,击石成火,激人成祸。
◆只可救人起,不可拖人倒。
◆只可劝人家圆,不可劝人家离。
◆只可救苦,不可救赌。
◆只有修桥铺路,没有断桥绝路。
◆只有千里的名声,没有千里的威风。
◆鸟惜羽毛虎惜皮,为人处世惜脸皮。
宁可认错,不可说谎。
◆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
◆宁可无钱,不可 。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明枪交战,不可暗箭伤人。
◆宁可一日没钱使,不可一日坏行止。
◆宁叫心受苦,不叫脸受热。
◆宁伸扶人手,莫开陷人口。
◆宁救百只羊,不救一条狼。
◆发誓发得灵,监房无罪人。
◆皮鞭伤肉,恶语伤心。
◆有话说在当面,有事摆在眼前。
◆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
◆有心烧香,不论早晚。
◆当着真人,别说假话。
◆行为不正经,舌头短三分。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知足得安宁,贪心易招祸。
◆知足称君子,贪婪是小人。
◆知足常乐,终身不辱。
◆知过不难改过难,言善不难行善难。
◆狗咬人,有药治;人咬人,没药医。
◆狐狸总要露尾巴,毒蛇总要吐舌头。
◆贪图小利,难成大事。
◆使心用心,反害自身。
◆和气生财,忤逆生灾。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刻薄成家,终无久享。
◆做贼瞒不得乡里,偷食瞒不得舌齿。
◆做贼偷葱起,贪污揩油起。
◆偷来钱,两三天;血汗钱,万万年。
◆偷吃不肥,做贼不富。
◆脚正不怕鞋歪,心正不怕雷打。
◆脚踏十字稳,不怕棒槌滚。
◆猫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
◆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银钱如粪土,脸面值千金。
◆清贫常乐,浊富多忧。
◆谎话讲不得,庄稼荒不得。
◆麻雀落田要吃谷,狐狸进屋要偷鸡。
◆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谚语第五缉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心想赶两只兔,反而落得两手空。
◆一回经蛇咬,三年怕草绳。
◆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一年算得三次命,无病也要变有病。
◆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乱晃。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钓。
◆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人越嬉越懒,嘴越吃越馋。
◆自己做错不算数,别人做错打 。
◆自家的肉不香,人家的菜有味。
◆自称好,烂稻草。
◆多鸣之猫,捕鼠必少。
◆论旁人斤斤计较,说自己花好稻好。
◆好药难治冤孽病,好话难劝糊涂虫。
◆伶俐人一拨三转,糊涂人棒打不回。
◆身穿三尺衣,说话无高低。
◆没钱时挨饿,有钱时耀阔。
◆纸做花儿不结果,蜡做芯儿近不得火。
◆鸡大飞不过墙,灶灰筑不成墙。
◆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步步歇。
◆看佛警僧,看父警子。
◆说话看势头,办事看风头。
◆爹不识耕田,子不识谷种。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家无主心骨,扫帚颠倒竖。
◆烧的香多,惹的鬼多。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
◆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眼大肚子小,争起吃不了。
◆眼睛不识宝,灵芝当蓬蒿。
谚语第六缉
◆一路精,赚金又赚银;路路精,无钱吃点心。
◆十里认人,百里认衣。
◆大王好见,小鬼难求。
◆大老爷丢签,老百姓啃砖。
◆大树一倒,猢狲乱跑。
◆大黄医好人无功,人参治死人无过。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下不得毒手,成不了财主。
◆上了赌场,不认爹娘。
◆门前有个讨饭棍,骨肉至亲不上门。
◆门前出起青草墩,嫡亲娘舅当外人。
◆小人自大,小溪声大。
◆天下乌鸦一般黑,世上财主一样狠。
◆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天大的官司,地大的银子。
◆天理地理,有钱有理。
◆不种泥田吃好饭,不养花蚕着好丝。
◆牛角越长越弯,财主越大越贪。
◆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
◆父望子成龙,子望父升天。
◆为富不仁 ,为仁不富。
◆文官三只手,武官四条腿。
◆文官动动嘴,武官跑断腿。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财大折人,势大压人。
◆冷,冷在风里,穷,穷在租里。
◆穷人心肠好,富人心如刀。
◆穷人手脚黑,富人心眼黑。
◆穷人求饭吃,富人胀破肚。
◆穷人的汗,富人的饭。
◆闷头狗,暗下口。
◆武官会杀,文官会刮。
◆拍马有个架,先笑后说话。
◆狗咬穿烂的,人舔穿好的。
◆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狗朝屁走,人朝势走。
◆贪婪鬼没个饱,吝啬鬼不知富。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和尚不说鬼,袋里没有米。
谚语第七缉
◆一手难遮两耳风,一脚难登两船。
◆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一样事,百样做。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草。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宁失一事,不失一时。
◆对强盗只能用刀子,对恶狗只能用棍子。
◆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
◆有一兴必有一败,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话说在明处,有药敷在痛处。
◆有果必有因,有利必有害。
◆有上坡必有下坡,有进路必有出路。
◆吃饭先尝一尝,做事先想一想。
◆吃菜吃心,听话听音。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刚则易折,柔则常存。
◆会说的惹人笑,不会说的惹人跳。
◆会怪怪自己,不会怪怪别人。
◆会跳的先缩脚,会撞的先缩脖。
◆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先钉桩子后系驴,先撒窝子后钓鱼。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行船趁顺风,打铁趁火红。
谚语第八缉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人美不在貌,美在心意好。
◆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小心不怕多,有礼不在迟。
◆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点。
◆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 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让路不是痴汉,躲路不是呆人。
◆当着矮人,别说矮话。
◆争着不够吃,让着吃不了。
◆行路能开口,天下随便走。
◆好饭不怕晚,好话不嫌慢。
◆买卖不成仁义在。
◆你敬人一尺,人敬您一丈。
◆你对人无情,人对你薄意。
◆冷天莫遮火,热天莫遮风。
◆君子动口,小人动手。
◆君子争礼,小人争嘴。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赢一步。
◆若要好,大让小。
◆事怕合计,人怕客气。
◆和人路路通,惹人头碰痛。
◆美言美语受人敬,恶言恶语伤人心。
◆说归说,笑归笑,动手动脚没家教。
◆逢着瞎子不谈光,逢着癞子不谈疮。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爱徒如爱子,尊师如尊父。
◆敬老得老,敬禾得宝。
谚语第九缉
◆一天省下个葫芦头,一年省下只大黄牛。
◆一天省下一两粮,十年要用仓来装。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一天一根线,十年积成缎。
◆一天吃餐粥,一年省石谷。
◆一滴汗珠万粒粮,细水长流度灾荒。
◆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
◆万物土中生,全靠两手勤。
◆寸土寸金,地是老根。
◆寸土不空,粮食满囤。
◆上山弯弯腰,回家有柴烧。
◆千靠万靠,不如自靠。
◆门前有马非为富,家中有人不算穷。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不怕吃饭拣大碗,就怕干活爱偷懒。
◆少不惜力,老不歇心。
◆手艺是活宝,天下饿不倒。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今日有酒今朝醉,明天倒灶喝凉水。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垮家当。
◆心要常操,身要长劳。
◆火越烧越旺,人越干越壮。
◆尺有尺用,寸有寸用。
◆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
◆水滴石穿,坐食山空。
◆功成由俭,业精于勤。
◆好问不迷路,好做不受贫。
◆劳动钱,万万年,贪污钱,在眼前。
◆求人不如求己,使人不如使腿。
◆弄花一年,看花一日。
◆囤尖省,日子长;囤底省,打饥荒。
◆囤尖浪费看不见,到了囤底后悔迟。
◆男也懒,女也懒,下雨落雪翻白眼。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每日省一钱,三年并一千。
◆近河莫枉费水,近山莫枉烧柴。
◆冷天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
◆没有乡下泥腿,饿死城里油嘴。
◆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
谚语第十缉
◆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人难唱独板腔。
◆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一根草搓不成索,一根篾编不成箩。
◆一根木头难成排,一根稻草难捆柴。
◆一根线,容易断;千根线,能拉纤。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缕丝线扯断难。
◆一只脚难走路,一个人难成户。
◆一只蜂酿不成蜜,一颗米熬不成粥。
◆三勤一懒,想懒不得懒;三懒一勤,想勤不得勤。
◆千树连根,十指连心。
◆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齐心家不散。
◆兄弟协力山成玉,父子同心土变金。
◆鸟多不怕鹰,人多把山平。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会说难抵两口,会做难抵两手。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助人要及时,帮人要诚心。
◆邻居失火,不救自危。
◆兵不离队,鸟不离群。
◆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虎离山无威,鱼离水难活。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单筷难挟菜,独翅难飞天。
◆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独柴难引火,蓬柴火焰高。
◆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
◆家不和,外人欺。
◆家和日子旺,国和万事兴。
谚语第十一缉
◆一人难驾大帆船,双手难遮众人眼。
◆一人难顺百人意,一墙难挡八面风。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有险不堵,成灾叫苦。
◆一只眼,看不远;千只眼,看穿天。
◆一娇百病生,浅水溺死人。
◆出笼的鸟儿难回,出口的话儿难收。
◆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
◆失事容易,得事艰难。
◆宁可悔了改,不可做了悔。
◆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
◆对人要宽,对己要严。
◆过头话少说,过头事少做。
◆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自夸没人爱,残花没人戴。
◆字不可重写,话不可乱传。
◆豆腐莫烧老了,大话莫说早了。
◆实干能成事,虚心能添智。
◆绊人的桩,不一定高;咬人的狗,不一定叫。
◆居家要俭,行旅要慎。
◆树大招风,气大遭凶。
◆食多伤胃,言多语失。
◆说话细思考,吃饭细咀嚼。
◆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退。
◆盐多了咸,话多了烦。
◆紧行无好步,慢尝得滋味。
◆柴经不起百斧,人经不起百语。
◆逢人莫乱讲,逢事莫乱闯。
谚语第十二缉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一艺不精,误了终身。
◆一天学会一招,十天学会一套。
◆刀枪越使越亮,知识越积越多。
◆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
◆刀快还要加钢,马壮还要料强。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土地贵在耕种,知识贵在运用。
◆小时不教成浑虫,长大不学成懒龙。
◆不怕事情难,就怕不耐烦。
◆不读一家书,不识一家字。
◆天无边,智无限。
◆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井掏三遍好吃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比赛必有一胜,苦学必有一成。
◆牛不训不会耕,马不练不能骑。
◆手指有长有短,知识有高有低。
◆心不可不用,地不可不种。
◆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鸟贵有翼,人贵有智。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有子不教,不如不要。
◆老要常讲,少要常问。
◆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
◆师傅领进门,巧妙在各人。
◆多从一家师,多懂一家艺。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教的不如会学的。
◆众人里面有圣贤,土石里面有金银。
◆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
◆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话中有才,书中有智。
◆河水不再倒流,人老不再黑头。
◆细想出智慧,细嚼出滋味。
◆细工出巧匠,细泥浇好瓦。
◆要得会,天天累;要得精,用命拼。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树靠人修,学靠自修。
◆种田不离田头,读书不离案头。
◆修树趁早,教子趁小。
◆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仍嫌少。
◆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爹娘养身,自己长心。
谚语第十三缉
◆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
◆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人有人情,戏有戏味。
◆人急投亲,鸟急投林。
◆儿子疼小的,媳妇疼巧的。
◆儿多不如儿少,儿少不如儿好。
◆亏地不结籽,亏人不相交。
◆广交不如择友,投师不如访友。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马好坏骑着看,友好坏交着看。
◆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
◆无妻不成家,无梁不成屋。
◆公鸡打架头对头,夫妻吵嘴不记仇。
◆月有圆有缺,人有聚有别。
◆今天来客,往日有意;今天打架,往日有气。
有关传统纹样“凤纹”的有关知识或者文章
相关资料:中国凤鸟图案源流及其民俗性
内容摘要:中国原始先民通过卵生观念把鸟的生育与人的生育联系起来,太阳鸟造型源于上古时期人们用动物表时令、时辰的观念,多绘于墓室,借以表达初民对生命延续的追求。其中鸟蛇同绘的样式反映了部落 的融合,由此诞生了凤凰这种吉祥和平的想象之鸟。凤凰被誉为“美丽的神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艺术载体上,表现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由于凤鸟图案蕴含吉祥长生的美好寓意,因此被普遍应用于各类民间绘画形式当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得愈加民俗化。
关 键 词:凤鸟图案 吉祥 民俗
一、鸟纹源流
鸟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陶纹上,同时也是凤形象的雏形,和龙蛇一样,是中国古代民族的图腾。在中国的创世纪神话中,以鸟作为始祖的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鸟卵为生命本源、宇宙本源的思想在先民众多部族中,如殷商、满族、先秦等都相继出现过。与创世纪关联紧密的是生殖观念,因为生殖关系到人类的存亡问题,这种崇拜必然是全民性的。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先民会在陶器、玉器等物上描绘那么多的鸟形。卵的生殖意义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在民间的习俗中广为流传,比如许多地区流行女婿到岳父母家作客,岳母要做荷包蛋给女婿吃。再如,看望分娩“坐月子”的妇女以鸡蛋为主要礼品,都是此种生殖观念的遗风。
鸟的图案在上古以及花鸟画之前,除了以鸟鱼结合的图式表示生殖外,还将太阳与鸟结合,借以表达时间,强调生命的永存。据考古发现,太阳鸟绘制的直接原因,是源于人类对生命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往往是由于人类面对死亡所发生的。先民认为死亡的人在阴间是不见天日的,他们希望死后能够像活着的人那样享受太阳的光辉和温暖,所以太阳鸟的神话就出现了,而且多出现在墓葬仪式中。鸟与树枝可构成太阳鸟的意义,并显示某种具体的时辰。从出土的战国到汉代的墓室中,处处可以见到这种太阳鸟的不同形象,作为壁画、帛画和陶器的图纹。另外,墓室绘画中的日月必有鸟(朱雀、金乌)与蟾蜍,这表达了死者飞升成仙的观念。出土于四川邛崃县的汉代画像砖上的羽人像,完全能够表达人们对于死者所寄托的这种想象。图中人物呈人首鸟身,头戴冠,腹部是一轮太阳,其中有飞鸟,姿态与人物同。羽人与太阳鸟的结合,表达了死者飞升成仙的观念。从人物面含微笑的表情和自由舒展的身姿来看,完全是理想的境界。
在花鸟画科出现之前,鸟的图形还有一种普遍的表现形式,那就是鸟蛇并列而绘。这种图式在学术界似乎已经定论成为原始部落斗争的图腾标志。如芮传明、余太山先生在《中西纹饰比较》中认为,鸟蛇图是共工(水神)与高辛民(鸟神)部落之争,是上古图腾禽蛇斗争的母题。陈勤建先生在《中国鸟 》中也持类似的观点,而且他引证得更加具体,认为炎帝、蚩尤都是太阳鸟部落的成员,他们与黄帝分别进行过殊死的搏战。文中引《史记·五帝本纪》正义云:“……天下扰乱,皇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①于是此风在后世成为流俗。其实皇帝借蚩尤形象并非宣传蚩尤,而是借蚩尤来招降其原部落地域的众人,或者以自己战胜蚩尤的伟绩来威胁众人,以求天下太平。皇帝作为蛇崇拜的代表,又是胜利者,以蚩尤的形象感召民众,只能是临时的手段,他在更长的时期内,必定要大力宣扬自己。然而,现存的鸟蛇图纹,其共同点都是以鸟为主体,似乎是胜利者的神气,而蛇形体弱小,似乎是配角的身份,或是受损害者的形象。那么,胜利者缘何不占优势呢?仔细分析后就可看出,鸟蛇形纹在最初时期,完全有可能作为部族图腾对立斗争的象征而出现,特别是在战事频发的氏族社会。但氏族社会结束之后,战争不以氏族图腾作为积聚民心的号召,这种图纹会依然存在上千年而不变吗?如果存在,这期间必定会产生与时代相关联的变化。从战国到秦汉这一阶段的绘画来看,鸟蛇相兼的造型已成某种定势,它们并不代表具体部族,这是部族消亡、 融合的结果。由于图腾的消失、畜牧业的发展,进入文明时代的人们与鸟禽亲近而远离蛇兽,所以在继承鸟蛇图式的基础上,往往站在鸟禽一边,并逐渐建立起“鸟善蛇恶”的观念。这时期,鸟蛇相争经常是人们自身力量的寄托。
二、凤纹源流
在图腾时代消失后,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图腾形象加以改造,鸟禽被改造成凤凰的形象,这种鸟中之王的产生,不仅象征着皇权观念,同时也是对生死的化解,凤凰是变化再生之鸟。又是对战争的化解,凤凰是祥和之鸟。从此,中国的鸟信仰观念进入了稳定时期,而作为自然形态的花鸟画中的鸟也随之产生。当然,蛇的图腾转化为龙的形象,与凤并列延续至今。
凤的原始形态,是作为神鸟出现的,但形象并不具体清晰,是一种由火、太阳和百鸟的复合。关于凤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玄鸟图腾说。诗曰:“天生玄鸟,降而生商。”所谓玄鸟即是凤鸟。就是说天上神凤降临而商朝出现。新石器时期的原始社会彩陶上描绘的一些鸟纹,就是凤的形象的雏形。另一种是彩鸟祥瑞说。此说源于《山海经·南次山经》:“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②《异物志》也说:“其鸟五色成文,丹喙赤头,头上有冠,鸣曰天下太平,王者有道则见。”后世人便一直认为,五彩鸟如果一出现,就是凤无疑,它象征祥瑞,如《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及《晋书》中都曾记载五彩鸟出现之事。古记称,“有凤来仪”“凤凰于飞”,让我们知道,这种理想的灵禽,被人民和当时贵族统治者当成吉祥幸福的象征和爱情的比喻,也是来源已久,早可到三千年前,至迟也有二千七八百年。③
凤,尽管是一种不存在的生物,却一直是中国古代先民崇拜的对象,人们认为它象征光明、祥瑞,它的出现可预兆天下太平,又是“百鸟之王”,美丽无比。因此,数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把凤看作是美丽和幸福的化身。由此而来的凤纹,便更加是一种人造艺术,一种神化了的想象生物。事实上,凤的形象是人们汇集了各种禽鸟中最美的富有特征的部分,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加以综合和统一,融汇成一个和谐美的典型,象征和平、安宁、幸福和祥瑞。从色彩上看,它不是单一色彩的鸟,而是五彩缤纷,史书记为“五彩之鸟”。从形体上看,它体有鳞片,与水族有关,头足部似猛禽类,尾部如孔雀。它的步态像鸡,但并非家禽中的鸡,而是锦鸡、雉的变化。凤的整体形象是各种鸟禽并结合蛇的形象的想象组合。
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 象牙蝶形器上,刻画了一组对称的鸟纹,可认为是一对凤纹样。它们相对朝着一个光圈形,昂首扬尾,神采奕奕。画中双凤欢欣喜悦的向往和追求的神情,可说是我国原始先民对美好愿望的表现和写照。《诗经》曰:“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而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丹凤朝阳”图案,正与此诗寓意相通。
商代礼器“玄鸟妇壶”上镌刻了一幅奇特的图像,研究者初步定为“玄鸟妇”三字的合文,认为神鸟衔鸟卵,与《殷本纪》中说商人女祖简狄吞鸟卵生契的记载有关。但是仔细观察后,可得出鸟嘴所衔并非鸟卵之形,而是蚕形。因此在装饰的“凤鸟向阳”图案这里完全可以解释为以蚕化表变化的抽象意义,这可以看作是凤凰的初步造型。商周时期,凤凰被看作是一种神鸟,故这一时期玉器和青铜器上的凤纹刻画,突出表现了统治者的“天命”观念。这时的凤纹几乎都作花冠状,丰满的翅膀和长长的尾羽,宽大有力的爪,显示出勇武健硕的情态。这时的凤纹完全是鸟类的神秘化和艺术的夸张。形象多为侧面,在青铜器上则多作对称式的排列。凤冠有多齿冠、长冠和花冠三种,凡有钩喙的鸟体都可称之为凤,且绝大部分鸟喙呈闭合的弯钩形。头部的眼大多为正圆或椭圆形,凤体都作鸟体或鸡体形。长短的比例常常根据装饰的部位而有不同的变化。凤纹变化最多的是尾羽,有长尾、垂尾、分尾和对称尾等形式。长尾凤纹的尾部最长的可达鸟体的四分之三,夸张的手法令人赞叹。商周时期的凤纹,大多以雄浑、肃穆、稳健见长,显示了奴隶制社会的等级森严、凝重保守的风气和当时的审美情趣。战国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且诸子百家争鸣,凤纹展现了秀丽、柔美、多姿的新风格。
秦汉以来,凤鸟的形象就多是这种神化的美丽巨鸟。汉代的《山阳麟凤碑》上刻有凤凰形状,下面注曰:“天有其鸟,名曰凤凰。”四川出土的“凤凰出”砖,在长方形砖体上镌刻一只娟秀美丽的长尾大鸟,“凤凰”两字在头部前方,“出”字在尾后下角处,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渴望见到凤凰出现的善良愿望。这一时期,除凤凰形象的描绘以外,还有朱雀、鸾鸟、亦鸟、长离、鹏等各种神鸟,形象大小异同,都是凤鸟的变体和异化,是凤纹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形式。汉代对“四灵”有两个说法:一个是麟、凤、龟、龙,另一个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凰或朱雀均为“四灵”之一,代表南方方位。《春秋演礼图》中说:“凤为火精,在天为朱雀。”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凤,南方朱鸟也。”可见,凤凰、朱雀、朱鸟实际上指的是同一种神鸟。
由于凤凰、鸾鸟、朱鸟、朱雀等一类神话的瑞鸟纹饰能给人们带来祥瑞和兆庆,汉代的各种工艺品和装饰物上多采用这些图案。这时的凤鸟图案注意动态与气势,表现出整体的容量感、线形的速度及变化的力量。风格雄伟而不强悍。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佛教的盛行使得凤鸟形象有了新的精神理念。装饰题材扩大了,花卉缠枝纹样广泛应用,凤纹多采取在清新的花卉图案之中展翅飞翔之形象,风格潇洒飘逸,轻盈曼妙。唐代凤鸟纹装饰的形式感就更加强烈了。造型更加“鸟体”化,许多铜镜上的凤纹,都轻歌曼舞、生机盎然,充满愉悦快乐情趣。成双成对的“鸾凤”,嘴上衔着一条打有“同心结”的飘带,和鸣祝颂,象征着美满幸福。这自然与辉煌盛唐的物质 生活息息相关,反映出升平的气象。另外,我们从唐代头饰及敦煌石窟中出现的凤鸟图案上,可看到唐代凤纹进一步与人们的生活情趣相结合的现象。如女性头部装饰的金钗花冠上,凤纹以特有的丰腴容姿,反映出时代的品位和爱好,中国瓷器工艺的发达使凤纹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宋元两代凤鸟装饰纹样多表现在瓷器上,线条柔和,风格优雅。在观念形态上偏重寓意,表达吉庆如意的民俗思想愿望和气息。而到了明清时期,凤纹装饰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造型,无论在圆形、方形或各种各样的装饰形体内,纹样构成都各具其内在形式,而凤纹的共性形态,也进一步规范化。
三、凤鸟图案的民俗性
所谓民俗,其实是一种民间创造,又是在民间代代相习、传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社会上则表现为世代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俗”指民间的自我教化,是一种“人相习,代相传”的东西。民俗是一个民族 精神的体现。传承千载的民俗 ,像生生不息的一泓清泉,是我们民族化不掉的根。④尽管民俗事象看上去似乎很琐碎、很肤浅、很通俗,但实际上其中蕴含的 意味却很博大、很深刻、很重要。因为生活就是由这些所谓表面的东西构成的。一个民族真正的 精神,正是溶解在大多数人这种最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中。古老的民俗之所以代代传承延续下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适应各个时代人们生活和思想的要求,而成为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 财富。
凤鸟图案的民俗性在明清时期表现最为广泛。南京织造云锦的老艺人,在长期的实践设计中,总结出一套画凤口诀:“凤有三长,眼长、腿长、尾长”。并要“首如锦鸡,冠似如意,头如腾云,翅如仙鹤”。这代表了明清工艺美术品上凤鸟纹样成熟的装饰特征。⑤这一时期装饰艺术中,最富有生气的作品就是大量的民间工艺品。民间的蓝印花布、刺绣、挑花、木雕、石雕、砖雕和民间剪纸等作品中,形式感更加强烈,手法也更为丰富多样。比如在民间,凤凰图案与牡丹这一花中之王,在艺术形式上有了新的结合。由唐代的云凤转成“凤穿牡丹”“丹凤朝阳”,并反映到工艺图案各部门,因此逐渐独占春风,象征光明、幸福、爱情和美好,等等。形式上也越来越秀美华丽,同时又成为人民吉祥图案中的主题画时期。⑥在20世纪中后期的民间绘画中,应用极为普遍。
凤鸟图案由远古神秘传说发展到为民间广泛普遍运用的题材,自然是由于其所蕴含的生殖崇拜和吉祥美好的寓意,符合民间绘画朴素、祈福的创作意图,因此自然地融入民间,在人们心中扎根落户,成为幸福美好的永恒象征。被广泛地运用于器物、建筑、服饰等当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民间,为了表示爱情幸福,会赠给情人手帕和抱兜,其中绣凤穿花更加常见。至于民间俚曲唱本,则开口离不了凤凰。“鱼水和谐”“鸳鸯戏荷”“彩凤双飞”同属民间刺绣主题,深入人心到不易形容。凤的图案已不是封建主所独有,早成为人民共同的艺术主题。正是因为凤接近人民,人民因之丰富了凤的形象和内容。凤给广大人民以幸福生活的希望。事实上,凤早已融入人民感情,特别是在民间妇女刺绣中简直是赋予其无限丰富的艺术生命,使之不朽,使之永生。俗话说凤凰不死,死后还会再生。这个传说极有意趣。凡是深深活在人民情感中的东西,尽管历史悠久,总会在新的时代,和广大人民艺术创造热情重新结合,得到不朽和永生。⑦据笔者2005年2月实地考察所见,凤鸟图案在陕北榆林地区的家具装饰画中运用极为普遍。作品大多以红色或深红色为底,构图饱满,设色浓艳,造型夸张生动。比如有意识缩小凤鸟头的比例,而夸张地表现其尾羽的华美,艺术风格朴拙靓丽。另外,凤鸟图案在建筑装饰彩绘中也体现了较明显的民俗化风格。笔者2008年4月在考察陕西昭陵博物馆时,发现其正门建筑装饰彩绘中的凤纹图案极具民俗风格。构图分侧面和正面两种形式,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其足部和尾羽,造型稚拙生动,设色柔和淡雅,运用勾线平涂和晕染相结合的技法表现,艺术风格秀美优雅。这与传统古建彩绘中和玺彩绘的凤纹图样,在艺术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突破陈规旧俗,表现得更加生活化、意趣化。这种绘画作品艺术形式自由、奔放,表达了现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精神的追求不再受传统因袭的束缚,而是大胆追求朴素、本真的美,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纯朴向往。
凤鸟图案随着不同历史时代的 演变着,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不断创造着新的形式,最终成为一个被民众广泛接受和认同的民俗化符号。这些崭新的凤鸟纹样不仅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同时也保存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更具有旺盛的民族生命力。
注释:
①陈勤建.中国鸟 .学林 社.1996年版,第75页.
②濮安国.中国传统艺术——凤纹装饰.中国轻工业 社,2000年版,第17页.
③沈从文.龙凤艺术.作家 社,1960年版,第69页.
④蒯大申,祁红.中国人的民俗世界.安徽文艺 社,2006年版,第2页.
⑤同②第33页.
⑥同③第71页.
⑦同③第72页.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补充:
http://home.focus.cn/msgview/1717/145865013.html
铜饰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