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很多人可能对钟无艳是历史上哪一位人物和钟无艳是什么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钟无艳是历史上哪一位人物和钟无艳是什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钟无艳是历史上哪一位人物?

有一部叫《钟无艳》的喜剧,里面钟无艳有一句台词:“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听起来既哀怨又凄凉,而这句话讲的就是夏迎春和钟无艳两个女人,前一个其丑无比但是却有才华,后一个倾城倾国却没智慧。

于是,齐宣王一旦有事,就会找钟无艳帮忙,而没事的时候,则去找夏迎春寻欢作乐,把钟无艳抛到了一边。“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不仅仅是钟无艳的埋怨,而是一种失望,对枕边人的失望。

钟无艳的是战国时期,齐国无盐邑之女。史书对她的记载很少,钟无艳本身不是叫钟无艳,复姓钟离名无盐(一说名春,字无盐),原本她叫做“钟无盐”、“钟离春”,钟无艳这个名字是出现在后世的戏剧里,表示钟无盐是个没有什么姿色的女子,因此被称为“钟无艳”。

关于她的外貌,刘向在他的《列女传》里对其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描写,《列女传》记载:“钟离春者,齐无盐邑之女,齐威王之后也。其为人也,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匈(通”胸“),皮肤若漆。

像这样一位丑女,她来到齐宣王的身边,帮助齐宣王解决了朝政大事,是否她得到了齐宣王的真心,还是她只是齐国在生死存亡之际的一枚棋子?想必钟无艳心里是十分清楚的。历史上”自荐枕席“就是由钟无艳来的。

当时的国际形势并不稳定,正处在风云变幻之际,当时执政的齐宣王,侵入秦国后,不仅不实行仁政,还大肆搜刮、掠夺燕国,让燕国人民苦不堪言。加之,齐宣王在齐国纵情声色,齐国的政治腐败,而齐宣王性情暴躁,听不进他人的劝谏,导致齐国越来越不振。

这个时候,钟无艳便出现了,她冒着 头的危险,到了齐国的国都临淄,并且终于有一个机会面见齐宣王,陈述自己的想法,对 施政方针提出建议。钟无艳一见到齐宣王就说齐宣王处在很危险的境地,齐宣王不解,他不信这个丑陋无比的女子,有什么过人的见解。结果钟无艳的一番话,说得齐宣王心服口服。

钟无艳见到齐宣王说:”倾慕大王美德,愿执箕帚,听从差遣!“意思是对齐宣王尊敬又仰慕,崇拜到可以在后宫帮他打扫一切。”这就是成语“自荐枕席”的由来,当然钟无艳说得很婉转,周围的大臣都笑了,都认为钟无艳是世界上最厚颜 的女子。但是随后钟无艳的言论,让周围的人莫不心服口服。

钟无艳侃侃道来:“秦楚环伺齐国,虎视眈眈,而齐国面对威胁却不知道修理内政,导致奸佞当道,贤良都离开了这个 ,不治国,不修礼,齐王你专务嬉戏,声色犬马,齐国已经是危机四伏了!”一语惊醒梦中人,齐宣王立刻意识到自己的 所面临的问题,即刻下令拆除渐台,斥退奸佞,摒弃浮华,然后励精图治,齐国终于又恢复到以前的样子。

钟无艳虽然外貌丑陋,但是她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勇气,获得了齐宣王的青睐,她无疑是成功的女性,真的是靠才华吃饭,而她也是历史上少有的不以姿色侍人的皇后,最后她的结局也比较好,得以善终。

扩展资料:

钟离春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的《辩通传》。她是齐国无盐县人,她德才兼备、却容颜丑陋,年四十未嫁,许多古书里动不动就说“貌比无盐”,跟“貌如西子”呼应。丑到何种程度?

书载她额头、双眼均下凹显得黯淡发干,上下比例失调,而且骨架很大,非常的壮,像男人一样,鼻子朝天,脖子很肥粗,有喉结,额头像臼,就是中间下陷的。又没有几根头发,皮肤黑得像漆。

所谓“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其实历来并没有这个说法。夏迎春是当代人随便虚构戏说的,这个说法也并不流传。其实夏迎春就是个美丽能歌善舞的妃子,平时只管陪齐宣王唱唱跳跳,不关心政治。而钟无艳却是不管歌舞享乐,特别能吃苦,属于国王乘车她能步行的类型,她一心只问政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钟无艳

返回目录

钟无艳是什么

钟无艳,又名钟离春、钟无盐,齐宣王之妻,中国古代四大丑女兼才女。
改编有电影《钟无艳》(郑秀文、梅艳芳主演),电视剧《我爱钟无艳》(范文芳、罗嘉良主演),台湾偶像剧《钟无艳》(个人不欣赏,不建议看,但它挺红的)
歌曲《钟无艳》(谢安琪演唱)若懂得粤语,可听听看,歌词旋律都不错。
历史上,
钟离春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的《辩通传》。她是齐国无盐县人,姓钟,所以又称她为钟无艳,她德才兼备、却容颜丑陋,年四十未嫁,许多古书里动不动就说“貌比无盐”,跟“貌如西子”呼应。丑到何种程度?书载她额头、双眼均下凹,上下比例失调,肚皮长大,鼻孔向上翻翘,脖子上长了一个比男人还要大的喉结,头颅硕大,又没有几根头发,皮肤黑得像漆。(如此奇特的长相甚至让有的人猜测钟离春的祖先很可能是从南洋或印度来经商的马来人或达罗毗涂黑人)。钟离春虽然长了一副让人吃惊的模样,但她志向远大。当时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国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欢吹捧,钟离春为拯救国民,冒死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条,并指出如再不悬崖勒马,将会城破国亡。齐宣王大为感动,把钟离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宝镜。其谏议为宣王所采纳,立为王后,从此国大治。而中国也留下两句成语“丑胜无盐”和“自荐枕席”。关于钟离春的成功进谏对比孟子在齐宣王那里碰了一鼻子灰,这就很有必要研究其个中原因了。 至于夏迎春应为后世戏剧中添加。意说齐宣王在立钟离春为后之后,同时也宠美貌的夏迎春。齐宣王在 有难之时,宠幸貌丑之后钟无盐;平安时则宠幸貌美之妃夏迎春,于是便有了民间戏语“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之说。(“艳”应为“盐”音误所致) 关于历史上的齐宣王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君王,也是有待考证的。 而有关于钟离春领兵打仗的故事多见于民间传说。到了元朝,中国戏曲大发展。有一个叫郑德辉的人写了一出杂剧叫《丑齐后无盐连环》说的是齐公子夜梦菽月,上大夫晏婴替他圆梦,认为公子将娶的夫人隐于乡村,时运未通,并建议他出城围猎寻访淑女贤人。齐国无盐邑钟离信的女儿相貌丑陋但文武兼备,很有才能,外出采桑时与追赶白兔的齐公子相遇。晏婴见她出言不俗,便劝齐公子娶她为后。当时秦、燕二国都想制服齐国,故意以难题刁难,让齐国派人解开玉连环,弹响蒲弦琴,钟离春凭智慧解决了这两个难题,并故意羞辱使者,激待两国发兵。钟离春又率兵布阵打败了他们,使齐国无忧。 史书记载,“复姓钟离名无盐(一说名春,字无盐),因相貌其丑,后人称为无艳。齐宣王执政初期,日日歌舞,夜夜欢声,后无艳进言宣王,述先人开疆不易,历数宣王之错。宣王悔改,为表其悔改之心,散尽后宫,立无艳为后,彰其不贪美貌,自此勤政改革,齐国成为六国之佼佼者! ”

强烈推荐您看电影《钟无艳》(郑秀文、梅艳芳、张柏芝主演),改编比较忠于历史,且是香港电影的经典,演员实力强大。
看完这电影,你能完全理解“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艳春”所包含的辛酸,应该也能对钟无艳有个概念了吧。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