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相信很多人对谁知道“不过一碗饭不过一念间”的全文和鹿鼎记中李西华究竟是什么身份来历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谁知道“不过一碗饭不过一念间”的全文和鹿鼎记中李西华究竟是什么身份来历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谁知道“不过一碗饭,不过一念间”的全文啊

《不过一碗饭,不过一念间
》全文如下: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
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
才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没动。
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成了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遇到了。农业专家说:“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在公司?所以我辞职了。”他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何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师父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

返回目录

鹿鼎记中,李西华究竟是什么身份来历?

提到《鹿鼎记》中的李西华,可能很多人都一脸懵,甚至压根想不到书中有这号人物。这是一位风度翩翩、书生意气深厚却又眼界不凡的神秘人物。他本人名气不大,可父母在《碧血剑》中却极为出彩,正是因为李自成误杀了他的父母,才导致袁承志看清了闯王也不是得天下的主儿,愤然远走海外。
我们先从武功、眼界、在原著中的行为等方面分析一番李西华可能的出身来历。
李西华在《鹿鼎记》中只出场了三次,第一次就是闯天地会青木堂,天地会两大高手关安基、徐天川以及沐王府两大高手柳大洪、吴立身以为他是敌人派来的奸细,同时出手向他发动攻击,结果李西华看似文弱书生一般,实力却极为强悍,眼力更是绝顶,一眼就看出了四人的招式破绽,轻易地从四人合围中脱峰而出。
关安基和徐天川只是普通的二流高手,但柳大洪和吴立身皆有一流的实力,四人全力短时间内未能拿下李西华,足见其实力起码也是一流中上水平。证明他武功水平极高的战例还有一次,那就是李西华在柳州城时,当时神龙教的瘦头陀奉命抓韦小宝,已经将韦小宝制服,在场的三位高手陈近南、吴六奇、李西华眼见韦小宝有难,同时出手攻击瘦头陀,三人几乎一起制住了瘦头陀的要害。
瘦头陀本身也是一流高手,陈近南、吴六奇也是一流中的佼佼者,李西华能和陈、吴两人同时一招制服瘦头陀,武功可见为不凡,起码不会差陈近南太多。
在第一次出场时,面对天地会和沐王府为唐王、桂王哪位才是正统,以及反清复明成功后哪位才能登上大宝争论不休时,李西华却没有正统之念,提出推翻满清江山才是头等大事,立哪位为皇帝并不重要。一旦成事,再来论功而定。谁的功劳立得最大,威望最高,最令大家信服,大家就推举他为皇帝。只要是 ,谁有本事去做这个皇帝都行。
此等大逆不道之言一出,顿时让沐王府以及天地会的大明遗老遗少们惊诧不已。这也间接证明了李西华并非是一个迂腐、顽固不化的传统书生。相反他心中对大明王朝并没多少认同感,对皇权也没有足够的敬畏之心。
最能间接证明李西华身份的是他第三次出场,专门找李闯王复仇。明明靠着过人的武功已经制服了李闯王,却被李闯王充满霸气的一吼震得失神,以至于武器都失手落地。李闯王从李西华的身上看出了故人的影子,这么多年过去了,李闯王也反思了自己,心中深悔不该听信谗言,误杀了李西华的父母。明明有机会可以反杀对手,李闯王却主动放弃了,最终双方和平收场。
姓李,和李闯王有大仇,对大明又没有认同感,自然就能想到《碧血剑》时代和袁承志情同兄弟,志同道合的那对传奇夫妇李岩和红娘子。李岩也是一名书生形象,作为李闯王手下最为重要的一名谋士,却被牛金星所嫉妒,李闯王听信牛金星的谗言,误杀了李岩,红娘子悲愤之下也追随李岩而去。
身为义军的后人,李西华自然对大明没有多少认同感,这才能坦然说出只要是 ,谁当皇帝都行。至于李西华那身高明的武功从何而来,我觉得唯一的可能只有袁承志。毕竟李岩夫妇临终前只有袁承志这个好友在身边。作为兄弟,收养并培养兄弟的后人,在古代这是最为正常之事。
有袁承志这个《碧血剑》时代就隐隐是天下前三,到了《鹿鼎记》时代更是极有可能是天下第一的大高手培养,李西华有这一身武功不是再正常不过吗?所以说李西华的身份来历很简单,那就是李闯王义军中谋士李岩和红娘子的儿子,师父极有可能是袁承志。

李西华是鹿鼎记中的一位奇男子,倏然而来,倏然而去,金庸甚至没有交代他的来历。但从他的武功和片言只语的交谈中,还是可以大致判断出其身份。他是李岩和红娘子之子。当年,李岩辅佐闯王成就了宏图霸业,但闯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当成了奸细,对李岩大打出手,李岩控诉无门,愤而自杀,留下一子交给了袁承志。
袁承志出走海外,也把李西华带到了异域。在华山派绝顶高手的亲自 下,李西华少年英雄,武功不弱。他的名字叫西华,显然是袁承志为了纪念华山派特意给他起的,寓意西岳华山。
正因为是华山派的高徒,所以他的武功相当不错,独闯天地会,如履平地,和陈近南交手也不落下风。也正因为他是在海外长大的,骨子里并没有忠臣孝子的概念,所以他对天地会和沐王府争执的正统问题看得很淡。
李西华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找闯王复仇。闯王已经在飞天狐狸的安排下出家,他有一把子蛮力,武功却不是李西华的对手。眼看李西华正要得手,谁知闯王一声怒吼,直接把他给震地惊慌失措,就这样被反制了。不过,这其中可能是百胜刀王胡逸之在暗中帮忙。他是胡家刀法的传人,是飞天狐狸的兄 侄辈,武功绝顶,和陈近南冯锡范是一个级别的,要高于李西华。他暗中帮助闯王,李西华自然是难挡难妨。
李西华心中平静,闯王却没有下手,他看他的容貌想起了李岩,一问之下果然是李岩的子嗣。此时的闯王回思当年往事,只觉得唯一对不住的就是忠心耿耿的李岩,正是当年的意气用事让李岩兄弟惨死。他回身离开,什么也没说。
经此一战,李西华也彻底放下了恩怨。他的故事也就此告一段落。

你看你,作为读者,站在上帝视角了,还不知道李西华的身份来历?可比作品中人李自成差远了。
李自成只在“清冷的月光”下,看了李西华一眼,注意到他“脸色平和,微露笑容,竟全无惧意”的神情,就猜了出来:

(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颤声”了)
李岩本是个读书人,成为李自成手下谋士和大将,但受到李自成的猜疑,被迫自杀。他的夫人红娘子也殉情而死。
当然,这段记录,不是出于史料,而是出于金庸的另一部小说《碧血剑》。在 历史 研究中,李岩其人是否真的存在,尚且没有定论,更不用说其他了。

大概因为戎马倥偬吧,李岩没有把儿子带在身边,使他逃过了李自成的追杀。以后大概是有江湖义士保护、抚养、 这个孩子,才让他练成一身好武艺,潇洒行走江湖间。
李西华大概已经放弃了父辈的政治理想与恩怨仇杀,才会这样阳光,这样潇洒。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