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对67年天价欠条最后结局和山西老农拿出欠条:“八路军欠我1100万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来对了地方。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67年天价欠条最后结局和山西老农拿出欠条:“八路军欠我1100万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67年天价欠条最后结局

蓬江区民政局与梁诗伟协商后决定:“蓬江区民政局一次性奖励2万元作为对鸿文三姐抗日行动的肯定;鉴于鸿文三姐已故,奖励金由梁启超(梁伟诗)领取,并提交蓬江区民政局作为历史资料保存;

其他生活困难可以通过救济解决,但不能以借据为由提出其他要求。”梁诗伟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他决定用2万元的奖励来修理老房子。

由于当时的特殊时代,鸿文三姐并没有公之于众,而是悄悄地隐藏起来。于是,梁诗伟沿着老房子的角落寻找。最后,他在阁楼摆放牌位的地方找到了。

梁诗伟把欠条带到蓬江区民政局,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向汇报。但是,如果按照欠条上写的说法“每年偿还两倍”,60斤白米已经翻了好几倍,当地政府不可能全部还清。

革命战争期间,由于紧急需要,游击队或部队临时向民间借据,借用粮食和财产并不少见。我们在早期的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中也看到过这种情况。

然而,几十年后,借据被隐藏起来,当事人直到去世才知道,这是相对罕见的。无论如何,这两张借条的出现,另一方面见证了革命的艰难,也见证了革命者和人民之间良好的鱼水关系。

返回目录

山西老农拿出欠条:“八路军欠我1100万”,政府最后还了吗?

上世纪80年代,山西一老农拿着一张泛黄的借条,徘徊在政府门口,当工作人员询问老人时,老农举着手中的欠条问道:“我就想问问,这张欠条还作数不?”

工作人员拿过来一看满脸的震惊,这居然是一张1100万法币的欠条,欠条上的法币是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可即便如此,这在那个年代依然是一个“天价数字”。

政府的工作人员十分重视此事,在询问下,老农讲出了一个军民鱼水情的感人故事,老农名叫郭建英,这张欠条到他手里,已经传了三代人了。

和八路军打下这张欠条的,是郭建英的爷爷郭老爷子。据郭建英老人说,当年因为日本侵略了中国的土地,并到处烧杀抢掠,让中国的老百姓身处在水深火热当中。

遭受着日本鬼子的迫害,老百姓民不聊生,后来八路军战士们挺身而出,与日本鬼子做着英勇的抗争,而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心中无不记恨小鬼子,但老百姓手无缚鸡之力,又该如何对抗敌人呢?

于是,为了也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很多老百姓都将家中为数不多的粮食,捐给八路军,拿破仑就曾经说过:“士兵靠胃来打仗”。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八路军最大的“痛点”就是缺粮少食,吃不饱饭的战士们,又怎能以充沛的精神对抗敌人呢?

郭老爷子也深知这一点,当年郭老爷子靠着煤炭生意发了家,并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个“大户人家”。

可难能可贵的是,郭老爷子有了钱之后并没有忘了本,心怀感恩和善良之心的郭老爷子,在平时就总会拿自己的钱财,去接济身边受苦受难的乡亲们。

看到八路军战士们,为千千万万的同胞抛头颅洒热血,奋战在抗日战争的前线,郭老爷子深知自己一把老骨头,让他上战场与鬼子拼杀是不太可能了,但他可以尽自己的力量,给予这些英勇抗战的八路军战士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知道八路军最缺的就是粮食,于是郭老爷子变卖了家里的资产,一共凑出了1100万法币,并兑换成了10车的粮食,给八路军送了去。

虽然军队的战士们确实很需要粮食,但“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是我党的严明纪律,更何况还是整整10车的粮食,这份恩情怎么偿还的起呢?

但郭老爷子却说,同为中国人,俺也想为抗日做贡献,这10车粮食,就是俺唯一能为做的事情了,无论如何你们也得收下!

听完郭老爷子的一番话,八路军战士们热泪盈眶,但军队中的纪律不能破,为此八路军给郭老爷子打了张欠条,并告诉郭老爷子,等抗战胜利后可以随时拿着这张欠条,找当地的政府兑换!

于是这张弥足珍贵的欠条,便成了郭家的“传家宝”,一直传到郭老爷子的儿子,再到孙子郭建英的手中。

曾经郭老爷子靠煤炭生意发了家,为何到了孙子这里,却被逼得要兑换这张珍贵的欠条了呢?

欠条被当成“传家宝”已经传了三代,当年郭老爷子借给八路军1100万巨款的粮食,因此有了这张象征荣誉的欠条,郭老爷子想将精神传承下去,却不成想到了孙子郭建英这里,郭建英竟然想拿欠条去找政府换钱,有着如此深远意义的欠条,郭建英为何要拿去兑换呢?

其实郭建英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当年爷爷郭老爷子靠着煤炭生意发了家,腰缠万贯成了大户人家,但郭家很快便家道中落了。

虽然郭老爷子给八路军,捐了1100万法币的粮食后,因为这一善举名声大噪,很多人冲着郭老爷子的人品,都慕名找郭老爷子做生意,按理说生活应该越来越富裕才对。

但随着郭家的生意越做越大,郭老爷子的同行便心生了嫉妒之心,他们来时联起手来打压郭老爷子,并以次充好,用低廉的劣质煤炭扰乱了整个市场。

可郭老爷子为人刚正不阿,不愿意过多的解释又没办法降低价格,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光顾郭老爷子的生意,郭家的情况开始一落千丈,再加上郭老爷子在晚年又爱乐施好善,郭家的家底更不剩下什么了。

郭家后代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平淡幸福,那为何孙子郭建英还要来兑换这张,爷爷珍视了半辈子的欠条呢?难道郭建英只是为了贪财不成?

其实郭建英这样做,是真的迫不得已而为之,这张传了三代的欠条他也十分珍重,而他这次找政府前来兑换,并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自己的妻子。

80年代时,妻子突然得了一场重病,为了给妻子治病,郭建英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能借钱的亲戚也都借了个遍,可妻子的救命钱依然不够。

就在郭建英走投无路之时,他突然想到了这张欠条,可当这个想法诞生后,郭建英的内心始终无法说服自己。

郭建英纠结极了,他知道这样做愧对列祖列宗,但不这样做,妻子只能眼睁睁的等死,跟着自己吃了一辈子苦,郭建英不忍心再看到妻子被病痛折磨。

经过激烈的心里斗争之后,郭建英才终于下定了决心,拿着这张欠条去找政府兑现诺言,但其实郭建英的心里也是没底的。

毕竟事情快过去半个多世纪了,还能承认吗?

欠他1100万?这张欠条的真实性政府会承认吗?当郭建英老人拿着欠条找上政府时,政府的工作人员也是大吃一惊,这条八路军时期的欠条,该如何辨别真伪呢?最终这笔“巨款”政府还给老人了吗?

当接待郭建英的工作人员,在听完郭建英爷爷郭老爷子,向八路军捐出1100万法币的粮食后大受震撼,更被祖孙三代人如此珍视这张欠条而感动。

如今为了救重病的妻子,郭建英老人只能带着这张欠条找政府帮忙。听完郭建英老人讲述的故事,欠条的真伪鉴定结果,也已经出来的。

专家在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后,证明了欠条上的印章是真实有效的,而且当年在欠条上签字的八路军,后来也被证实是真实存在的。

郭建英老人手中的这张,1100万法币的欠条是真的没错,按照规定这笔钱郭建英老人是可以拿到的。

但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年的1100万法币应该兑换成多少呢?按现在的数字给人民币当然是不现实的。

更何况从货币价值来看的话,当年的1100万法币早已贬值到一文不值了,到1948年时,国民政府的法币,就已经通货膨胀到十分夸张的地步了。5千法币只能买一个烧饼,大几百万法币才能吃一顿饭。

当然这笔账不能按照货币的价值来计算,毕竟当年郭老爷子对八路军的恩情,其价值是十分重大的。

于是政府工作人员,决定按照当年的购买力来换算,这样也是最公平的一种方式,最终工作人员算出,1100万法币兑换成人民币大概是8万元钱。

很多人可能觉得单从数字上看的话,这差距有点儿大吧?1100万最终只兑换了8万,但要知道的是,郭建英老人寻求政府帮助的时候,是上世纪的80年代。

在那个年代,这8万块钱也是一笔“巨款”了,当时普通工人家庭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几十块钱。

普通人对有钱人的认知就是“万元户”,所以这笔欠款已经赔偿的很多的。信守承诺,兑换了这张长达半个世纪的欠条。

不仅如此,政府还给郭建英老人的妻子,安排了治疗的医院,并对郭家曾对八路军的恩情,表达了感谢!

对于这样的结果郭建英老人十分感动,他没想到爷爷曾经打下的欠条,过去了这么久政府依然会承认。

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像郭老爷子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面对可恶的侵略日本鬼子,很多普通的老百姓,虽然不能上战场打仗,但依然能同仇敌忾对抗日本人,而他们的做法,就是尽自己所能省吃俭用,将粮食和物资都捐给八路军战士们。

就是因为军民一心共同抗敌,才最终打跑了鬼子兵,才让中国的老百姓,都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如今中依然秉持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而郭家的善举,不仅帮助了八路军战士,更帮助了自己。福报说到头来离不开一个“善”字,大家觉得呢?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