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对欲将辞君挂帆去_我欲辞君挂帆去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来对了地方。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欲将辞君挂帆去_我欲辞君挂帆去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下途归石门旧居》(李白)全文翻译鉴赏

意思是: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出自:《下途归石门旧居》,唐,李白。

原文: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释义:吴越古国,山高水秀,我俩握手,悲伤离别,垂泪无言。我即将张帆起航,心却像烟雾与这里的一草一木缠绵。谁会知道我此时的郁闷心情?实在是有愧于你的恩情。想我们醉酒连月,在长年在王侯家交游,多么痛快。

我真羡慕你:道书满书桌,白绢道书上的丹字如同霞光一样灿烂。我也曾学道经年,细细探讨奥秘,连做梦都往往游览仙山。对于世间事就像脱鞋一样看轻,仙境中自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写离别之作。王琦注:“题下似缺别人字。”此诗一说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春,时李白寓居金陵而往游石门;一说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时李白病居当涂,尝游横望山。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认为此诗为李白逝世之年与吴筠诀别之作。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则认为是李白别其友人元丹丘所作。

返回目录

下途归石门旧居
李白
系列:关于友情的古诗词
下途归石门旧居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凝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注释

1按《太平府志》:横望山,在当涂县东六十里。春秋楚子重伐吴,至于横山,即此山也。实为金陵朝对之山。《真诰》称其石形瑰奇,洞穴盘纡,陶隐居尝栖迟此地炼丹,故有陶公读书堂、石门、古祠、灰井、丹炉诸遗迹。书堂今为澄心寺。石门山水尤奇;盘道屈曲,沿磴而入,峭壁二里,夹石参天,左拥右抱,罗列拱揖,高者抗层霄,下者入衍奥。中有玉泉嵌空,渊渊而来,春夏霖潦奔驰,秋冬澄流一碧,萦绕如练。观诗中所称隐居山寺、「陶公炼液」、「石门流水」诸句,知石门旧居,盖在其处矣。

2虞炎诗:「聚学从烟郊,栖遁事环荜。」

3五侯,五侯七贵,泛指达官显贵。

4《神仙传》:王烈入河东抱犊山中,见一石室,中有素书两卷。按:古人以绢素写书,故谓书曰「素书」。含丹者,书中之字,以朱写之,白者绢色,丹白相映,烂然如霞矣。

5江淹诗:「一时排冥筌。」闵赤如注:冥,理也。筌,迹也。言理、迹双遣也。一说:冥,幽也。筌,迹也。冥筌,道中幽冥之迹也。

6《汉书·郊祀志》:天子曰:「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颜师古注:「屣,小履。脱屣者,言其便易无所顾也。」《列仙传》:王子乔乘白鹤驻山头,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7《灵台治中录》:「施存,鲁人,学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炼不成,唯得变化之术。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

8《名山洞天福地记》:钟山,周回一百里,名朱湖太生之天,在润州上元县。五云,五色云也。

9玉女窗,在嵩山。洪崖,三皇时伎人得仙者。《广博物志》:青城山洞,周回二千里,昔洪崖先生服琅环之华而隐,代为青城真人。

十《因话录》:宣州当涂隐居山巖,即陶贞白炼丹所也。炉迹犹在,后为佛舍。

⑾《左传》: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

⑿桃花注水、鸡豕桑麻,比之秦人之桃源也。

⒀《庄子》:「翛然而往,翛然而来。」陆德明《音义》:「翛,音萧。徐音叔。李音悠。向云:翛然,自然无心而自尔之义。郭、崔云:往来不难之貌。」

⒁江淹《别赋》:「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⒂七贵,泛指达官显贵。庾信诗:「惜无万金产、东求沧海君。」

⒃挹,即「揖」也。古字通用。
译文

吴越古国,山高水秀,我俩握手,悲伤离别,垂泪无言。

我即将张帆起航,心却像烟雾与这里的一草一木缠绵。

谁会知道我此时的郁闷心情?实在是有愧于你的恩情。

想我们醉酒连月,在长年在王侯家交游,多么痛快。

我真羡慕你:道书满书桌,白绢道书上的丹字如同霞光一样灿烂。

我也曾学道经年,细细探讨奥秘,连做梦都往往游览仙山。

对于世间事就像脱鞋一样看轻,仙境中自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

看人间万物生死多么迅速,就像窗口看钟峰的云雾,云起云消,不能长久。

惜别的心情就像在仙女窗外窥望,不愿意离去,下次归来,希望你已经得道成仙,就像洪崖仙人一样,我再来握你的手,希望你传我一手绝活。

你在山寺中隐居,就如同当年的陶弘景一样炼丹液。

闭气养神,恬然心闲,几十年过去了,你的仪容依然清俊如冰雪。

我离开以后,虽然岁月会变迁,但是现在我已经很清楚所在我人生的目的何在。

别说离别以后没有欢乐,我想还有许多欢乐的事情等着你。

石门的小溪,现在已经桃花开遍两岸,桃花随波逐流刹是好看,就辖我去过的桃花源。

鸡啊狗啊猪啊,到处都是,遍野的庄稼,丰收在望。

我还是喜欢远离人世间,喜欢乘坐鸾车,或者干脆就直接乘鹤飞天。

何必老是跟那些王公贵胄打交道?何必劳劳碌碌忙着挣万贯家财?

好了,说也说够了,该上路了,给你作个揖吧,保重身体啊,会想你的,此别以后,我们就辖云雨一样分散了,保重哦。

想不想知道我现在的心情?问问那黄昏中依恋春风的杨柳丝吧,依依不舍呢!
赏析

关于此诗属地,学术界尚有争议。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指出,此诗「向来不大为专家们所注意,其实在了解李白的生活上是具有关键性的作品」,并说「当涂县东六十里的横望山,即石门所在之处」。自郭老提出这个问题后,不少专家就「石门旧居」时地提出考证。安旗认为:「关于题中石门一地,王琦题解谓为当涂县东六十里横望山陶弘景栖迟炼丹处遗迹之一,可从。」(《李白研究》)刘华云认为:「李白所归的真正的『石门旧居』,不大可能是高凤石门山幽居,只能是嵩山山居或颖阳山居。」(《试论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李从军认为「李白要归的『石门』乃是越地青田县的石门山」,「写作地点在江东茅山」(《李白考异录》)。

关于赠别对象,也是多种说法:第一说认为赠别对象是吴筠(郭沫若等),第二说认为是元丹丘(胥树人、安旗、李从军等),第三说则认为「非是其人」(郁贤皓)。持一二两说之依据,认为诗中「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句之内涵,是舍吴筠、元丹丘莫属的,因这二人曾同李白在朝做官,在时间和友谊上都能挂上号。均可作为一家之言。[4]

此诗开篇云:「吴山高、越山青,握手无言伤别情。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村。」结尾云:「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可谓感人至深,然则别人之义却不见于题目。郭沫若先生曾褒扬李白性格中天真脱俗的一面,批评其看重功名的一面,而最后落脚在对李白临终那年写的《下途归石门旧居》一诗的诠释上。他对这首向来不受重视的诗评价极高,视之为李白的觉醒之作和一生的总结,说它表明「李白从农民脚踏实地的生活中看出了人生的正路」,从而向「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整个市侩社会」「诀别」了。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