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木兰诗歌曲原唱?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一只然作词,尚雯婕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
歌词
马艺芮:
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尚雯婕:
翻山越岭
木兰从军
壮志豪情
不知归期
遥望故乡
无心惆怅
褪红装 辞爷娘 买骏马
乘风浪 无所思 无所忆 扮男装
十余载 英勇相 把热血 洒战场
理云鬓 贴花黄 赏月光
行万里 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不枉我 旦辞黄河去
持刀枪剑戟 破燕山胡骑
重回故乡
不为封赏
只愿对镜
吟唱
翻山越岭
木兰从军
不求功名
不知归期
遥望故乡
无心惆怅
十余载 英勇相
脱战袍 为女将
理云鬓 贴花黄 赏月光
行万里 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不枉我 旦辞黄河去
持刀枪剑戟 破燕山胡骑
重回故乡
不为封赏
只愿对镜
吟唱
童声: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去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尚雯婕:
行万里 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不枉我 旦辞黄河去
持刀枪剑戟 破燕山胡骑
行万里 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不枉我 旦辞黄河去
持刀枪剑戟 破燕山胡骑
重回故乡
不为封赏
只愿对镜
吟唱
《木兰诗》歌曲原唱:尚雯婕
花木兰的木兰辞?
花木兰的《木兰辞》出自《乐府诗集》,是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由宋代诗人郭茂倩编写,后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全诗主要讲述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并在战场上建立功勋的故事。全诗如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讲花木兰的不是木兰辞,而是木兰诗
木兰诗出自《乐府诗集》作者是郭茂倩。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又名《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保家卫国的热情、勇敢善良的品质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木兰辞》也叫《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描写的是女子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木兰辞》文字朴实,通俗易懂,描写生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在民间流传极广,并被改变成了多种戏曲节目,电影,电视剧等,对历代中国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木兰的形象,既表现了古代中国女子聪明,美丽,朴实,孝道的一面,更表现出她们追求解放,努力实现自我的无比勇气。
战场上与男人一样出生入死,
木兰辞为什么流传到现在?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经久不衰,主要是满足了国人的情怀需要。
1.满足了国人英雄情怀。我国历来都祟尚英雄,喜爱英雄,民间流传最多最广的故事多是关于英雄的,花木兰作为为数不多的女英雄,国人更是喜爰有加,争相传颂。
2.满足了国人家国情怀。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的观念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花木兰从军抵抗侵略的目的就是保家卫国,国人只有在保家卫国的时候思想才能达成高度统一。
3.满足了国人文化情怀。自古就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要有仁.有知.有勇.为世人立德.立言.立功。花木兰的出色表现与传统文化高度契合,成为万世英雄楷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花木兰作为一个有情怀的人,生在一个有情怀的国度为有情怀的人民战斗,成就了千古英雄!
因为木兰在古代是一名女性,是弱势的一方。
作为弱势的一方却作做到了许多男人,甚至强势的一方都做不到的事情。
因为现实生活中 ,大部分都是弱势,亿万富翁永远只有那么几个,但是木兰却从弱势的一方脱颖而出。
体现出来,即便身为弱势却能拥有不屈的精神。
是很多人所共鸣的。
木兰从军,如果当做一个故事来看的话,你会看到至少是两个特点。一是新颖,二是励志。
先说木兰从军这个故事的新颖性。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是一个男权社会,意味着掌握权利的是男人,或者可以更明确一点的说法就是:抛头露脸的事是男人专属。女人么,孔子给她们安排了“三从四德”的规矩,一旦逾越,不好意思,这个女的就会被称之为品质败坏,行为风骚,总之,一切不好的词都在这时总在女人身上。现在我们明白了,这是对女人的一种歧视,但没办法,封建礼仪的束缚根深蒂固,比如孔子就提出过: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
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木兰作为一个女的能够去沙场点兵,杀敌报国,这是多么惊人的一个故事,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好奇,我敢确定,这个故事在古代恐怕是一边在赞赏,一边又在骂。但是好奇心害死猫,人们越是好奇就越会去看,无形中让这个故事流传起来。
它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励志。我觉得它之所以流传至今,久盛不衰更多是因为这个原因。接着上面的说,或许是好奇心让人看到了这个故事,但是仔细阅读后,就会发现这个故事是符合中国传统理念的,比如国家征兵,人民服从,这是一种“忠”的体现;父老弟幼,无人可去,此时木兰站了出来,替父从军,这是一种“孝”的表现,这是古人极为推崇的一种制度和文化,它符合大多数人的观念。这样一来,人们对这个故事的概念就发生改变了,虽说男权社会不容女子放肆,但往往是这样的社会,人们更加珍视这样的一个女人。如此,木兰从军的故事流传下来。
首先是因为其描述的是参加反抗外敌的正义战争,表达了对国家的忠,代父从军表达了对父亲的孝,忠孝双全的价值观是备受国人肯定的。
再加上女扮男装的故事的传奇色彩,朗朗上口的阅读节奏,使他经久不衰。
纳兰性德的木兰辞全文?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