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山西省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和山西省有哪些城市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山西省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和山西省有哪些城市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山西省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内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故简称晋。
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间距较长,纵长约682千米:最南端在芮城县南张村南,北纬34°34′;最北端在天镇县远头村北,北纬40°44′。东西间距较短,宽约385千米:最东端在广灵县南坑村东,东经114°33′;最西端在永济 旺村西,东经110°14′。全省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6%。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夏朝早期的统治中心在今山西晋南夏县一带,今夏县东下冯遗址是重要的夏墟。
商朝时,山西南部在其“邦畿千里”之内,其余地方则散布着十几个方国部落。
西周初期大规模分封诸侯,山西中南部为十余个诸侯的领地,其中主要诸侯国是晋国。
春秋时期,晋国发展强大,逐步兼并了周边小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又不断增设到40余郡。
西汉基本沿袭秦代郡县制,地方实行州郡县制,全国划分为13州。
东汉地方建制基本沿袭西汉。西汉末东汉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羌、鲜卑逐步内迁进入山西,并发展强盛起来。到东汉中期,山西北部、中部、西部成为多民族聚居地区。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山西为北魏领地。
隋朝建立后,起初在地方取消了郡一级建制,在要冲诸州设总管府,以州刺史兼总管,统领邻近数州。山西境内并、代、隰、朔4州设总管府。
唐高祖李渊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山西被唐高祖认为是“龙兴”之地,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
宋代,山西是中国北方的主要发达地区。
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山西的经济、 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山西,创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十四年抗战中,山西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山西地方党组织培养了15万名共产党员,根据地向八路军输送了60万热血青年。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山西全省解放。9月,成立山西省人民政府。
参考资料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省情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的历史沿革与变迁
山西省有哪些城市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省会太原市居省境中部,其余10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
11个地级市共辖119个县、市、区(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 具体的行政区划信息如下:
1、太原市,位于省境中央腹地,辖区面积6959平方公里,辖6区3县1市,包括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区(县、市)共辖街道53个、镇21个、乡31个,合计105个。
2、大同市,位于省境最北端,辖区面积14176平方公里,辖4区7县,包括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区(县)共辖街道40个、镇33个、乡66个,合计139个。
3、朔州市,位于省境西北部,辖区面积10662平方公里,辖2区4县,包括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怀仁县。区(县)共辖街道4个、镇19个、乡50个,合计73个。
4、忻州市,位于省境北中部,辖区面积25180平方公里,辖1区12县1市,包括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原平市。区(县、市)共辖街道6个、镇59个、乡126个,合计191个。
5、阳泉市,位于省境中部东侧,辖区面积4451平方公里,辖3区2县,包括城区、矿区、郊区、平定县、盂县。区(县)共辖街道12个、镇20个、乡12个,合计44个。
6、吕梁市,位于省境中部西侧,辖区面积21143平方公里,辖1区10县2市,包括离石区、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交口县、孝义市、汾阳市。区(县、市)共辖街道13个、镇81个、乡67个,合计161个。
7、晋中市,位于省境中东部,辖区面积16408平方公里,辖1区9县1市,包括榆次区、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介休市。区(县、市)共辖街道17个、镇59个、乡59个,合计135个。
8、长治市,位于省境东南部,辖区面积13864平方公里,辖2区10县1市,包括城区、郊区、长治县、襄垣县、屯留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潞城市。区(县、市)共辖街道14个、镇68个、乡64个,合计146个。
9、晋城市,位于省境东南端,辖区面积9484平方公里,辖1区4县1市,包括城区、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泽州县、高平市。区(县、市)共辖街道10个、镇48个、乡26个,合计84个。
10、临汾市,位于省境西南部,辖区面积20589平方公里,辖1区14县2市,包括尧都区、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蒲县、汾西县、侯马市、霍州市。区(县、市)共辖街道20个、镇75个、乡76个,合计171个。
11、运城市,位于省境西南端,辖区面积14106平方公里,辖1区10县2市,包括盐湖区、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永济市、河津市。区(县、市)共辖街道13个、镇81个、乡55个,合计149个。
全省11个地级市,辖区最大的是忻州市,最小的是阳泉市;119个县(市、区),辖区面积最大县、市、区分别是吕梁兴县、忻州原平市、朔州平鲁区,最小的县、市、区是临汾曲沃县、临汾侯马市、阳泉矿区。
扩展资料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古称河东,省会太原市。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 博物馆”之称。
山西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
信息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省情概况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