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如果你对王冬雷为什么要买雷士股份_市值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来对了地方。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王冬雷为什么要买雷士股份_市值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悲情创始人”吴长江:一晚输5亿,赌掉300亿公司,送自己进大牢
“人生在于赌,大赌大机遇,小赌小机遇,没赌没机遇”。这是谁说的?
曾经名动一时的 公司创始人吴 说的。
据说,这是他读大学时贴在床头的座右铭。
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就像吴 ,一个晚上输掉5个亿而不皱眉头的原因了。
吴 还在牢里,56岁了,应该己经大势己去,他的江湖故事己画上了句号。
现在,就让我们回看一下他的经历吧!
1965年6月,吴 出于重庆市铜梁乡下,父母是 实巴交的农民,他有一个弟弟,一家4口,虽贫穷,也幸福。
文化水平很低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兄弟俩要好好读书,坚信“读书改变命运”。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家人在文化教育上是成功了,却忽略了另一方面,就是对孩子爱赌博的习惯视而不见。唉,他们当时哪里想得到这么多呢?!
吴 的学习成绩非常出色,而且不是书呆子,他曾当选四川省优秀学生干部。
1984年9月,19岁的吴 考上在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北工业大学(这也是一间牛逼学府),专业是飞机制造。
几年后他的弟弟也考上中专。
一门两杰,对长于乡下的他们来说,也是光耀门楣的喜事了。
1988年7月,23岁的吴 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陕西汉中航空公司。进入国企,拿到了铁饭碗,吴 的未来可期。
吴 平常爱赌两把,但是这 没有影响到工作,他聪明睿智,业务及 社会 能力都强,在企业里面很活跃,深得 喜欢。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的经济改革开放拉开大幕,到了1992年,我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再上一个新台阶,经济发展欣欣向荣,这就激发了一大批体制内的精英辞职“下海(经商)”,吴 正是其中之一。
此时,吴 己工作了4年,能力 的他己经进入了副处长的提拔名单,野心己经激发的他不顾这些了,毅然在1992年8月辞职南下。
这是赌一把,还是为 奋斗?
1992年9月,27岁的吴 兴冲冲地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中心-深圳,不过,出师不利,身为工程师的他难以在深圳找到专业(飞机制造)对口的用武之地。无奈之下,只好应聘到一家台湾 厂,当上了储备干部。
所谓的储备干部,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杂工”,工厂哪里缺人手就去哪里帮忙。不久,台湾 板看吴 身体结实,就让他去做临时保安。
这对吴 来说,心中难免郁闷!
4个月后,他辞职,前往广州番禺,进入一家灯饰厂,从此,他进入了让他爱恨交织的 行业。
在这里,吴 前期做技术员,后来升为经理,表现十分出色,以致于他辞职时, 板拿出高薪极力挽留。
10个月后,吴 存下了1万5千元,他准备创业了。
吴 打了1年半左右的工后,1994年7月,29岁的他来到毗邻深圳的惠州,联合5个伙伴,凑齐10万元注册资本,创办惠州明辉电器公司。
公司艰难起步!
的是,不久他们接到一个大单,来自于一个香港客户,要求2周内交付2万只变压器。
吴 带领10来个人,连续干了几个通宵,终于如期如质完成任务,得到香港客户的好评。
这一单,他们赚了20多万,公司得以立足下来;第一年,他们就每人分了3.8万元。
第二年,一个香港 板看中吴 的经商才华及企业的发展前景,出资3百万元收购了明辉电器,随即迁往东莞,吴 成为年薪20万元的高管及小股东。
(1)同学联手
1998年初,33岁的吴 卖掉公司股份,辞职重返惠州,联合两个高中同学——杜刚和胡永宏,三人凑了100万元,成立惠州 有限公司,其中吴 出资45万,占45%的股份;而杜刚和胡永宏,则一共出了55万,一起占有55%。
(他们是 哥们,读高中时,胡永宏是班长,吴 是团支书,而杜刚则是他们公认的大哥。)
(2)吴 能力
当时, 、欧司朗、 等跨国 行业巨头已进入中国,在珠三角一带的 企业已超过3000家,市场竞争激烈。
“ ”最终胜出,全靠创业团队的努力拚杀,尤其是吴 出类拔萃的经商能力。
“渠道、诚信、品牌”是吴 的致胜秘笈。
比如,在2000年下半年,一批已经卖出的价值200多万元的产品发现了质量问题。是召回产品还是夹着皮包走人?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吴 做出了重要的决策:召回全部问题产品。有职工提出把雷 标抹去后再销售,被他断然否决。“雷士”以净损失200多万元的代价,创立了在 行业率先实行的产品召回制度,从而赢得了市场信誉。当年年底,“雷士”的销售额达到了7000万元。
比如,吴 是行业内第一个推行专卖店模式的 板。“雷士刚起步,产品连半壁墙壁都摆不满,开什么专卖店?”很多人不理解。但吴 坚持了自己的想法。2000年7月,第一家专卖店在沈阳开张。一年之后,这样的店已经有了十几家,经销商反映挂了牌子的店要比不挂牌子的店销售好得多。渐渐的,有经销商主动找上门要求加盟
比如,在广告宣传推广方面,吴 也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打广告无外乎两个目标,一是要让客人知道你,二是要客人相信你,但是不能别人说什么你也去说什么,这样没什么新意,别人记不住你。“我们不请明星代言、不在电视做广告,我们是第一个走出卖场在高速路、机场、车身做广告的,这是差异化的宣传,这样才有效果”。
在以吴 为核心的经营团队努力打拚下, 发展迅速。2002年开始, 的行业地位越来越高,几乎每年以翻倍的态势在增长,2005年,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成为国内 行业的龙头企业。
(3)分道扬镳
就在企业欣欣向荣之际,曾经亲如兄弟的三个合作伙伴撕破脸皮,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人与人之间闹矛盾,原因多方面。单就吴 来说,他经商能力出众,却总是难交好搭档,像这次的两个同学,以及以后的合作伙伴都是这样。除了运气不好(正所谓“知音难觅”),吴 也要检查自身原因,比如他独断专行,比如他好赌,交一个赌棍作为事业伙伴,很多人是不 意的。
杜刚和胡永宏联手,对阵吴 ,矛盾从2000年就开始出现,彼此不想到化解、收复,矛盾就越积越多,越来越深,终于在2005年下半年大爆发。
开始,杜刚和胡永宏利用自己的绝对控股地位,毫不客气地将吴 逐出 ,但是吴 联合经销商反扑,结果是杜刚、胡永宏败北,两人退出,所持股份由吴 斥资1.6亿元回购。
(4)因赌而成的困局
从1998年到2005年, 走过了7个年头,并且发展挺顺利的,吴 赚到了多少身家?他拿得出1.6亿元转让金吗?
他拿不出,只能自筹很小的一部份,大部份依靠融资,这必然跟他好赌有关,赚的钱拿去赌博了。
曾经 赌债没及时清还,工厂门口被追债者封堵。
1.6亿元需要融资,他计划中的企业大发展也需要大量资金,所以接下来一年多,吴 大力“找钱”。
(5)引入投资者
的发展前景良好,所以融资不算难!
(1)一个低调的广东女富豪——叶志如出了200万美元;
(2)风险投资人区健丽出了994万美元;
(3)投资资金-软银赛富(代表人阎焱)出了2200万美元。
等等。
(6)企业发展迅猛
有了资金,吴 率领企业迈开大步 ,斥巨资建设广东惠州工业园、重庆万州工业园(西南地区最大的 制造基地)、山东临沂工业园(华北最大的 制造基地)。
2008年,吴 为了增强 的节能灯制造能力,斥资收购中国世通投资有限公司,其中的部分资金4656万美元由软银赛富联合高盛出。
高歌猛进,吴 也功成业就,他荣获“2009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中国首届 行业十大杰出人物”、“中国十大创业新 ”、“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等殊荣。
2010年5月20日, 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市值达到300多亿,吴 达到人生的巅峰时刻,同年,他以29亿元身家挺进中国福布斯富豪排行榜。
此时,软银赛富持股30.73%,为第一大股东,吴 持股29.33%,为第二大股东,高盛持股9.39%,为第三大股东,吴 任董事长、CEO,代表战略投资者的阎焱出任执行董事。
2011年7月21日,阎焱主导引进策略投资者施奈德(也是 行业巨头),后者出资12.75亿港元,获得9.22%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与此同时,软银赛富的股份稀释为18.48%,吴 的变为15.34%。
(7)团队矛盾
公司创始人吴 和代表投资者利益的阎焱合作愉快吗?
彼此有过蜜月期,都是为了利益嘛,企业发展顺利,可以遮盖彼此的隔合。
但是,阎焱心中渐生隐忧, 什么?
首先是吴 的经营作风过于独断专行,多次绕开董事会作重大决策,比如,将公司总部迁往重庆便是他一人决定的;
其次是吴 好赌,每逢公司高管开会,结束后吴 总会“组团”前往澳门大赌一把,还不时有吴 拿公司资金财博的传闻。把公司交给这样的人,难免让人忧心。
不过,吴 的确能力出众,公司发展也强劲,阎焱就把换人的念头压在心底。虽然如此,阎焱还是做了一手防备,就是引进策略投资者施奈德。
(8)矛盾爆发
两人之间的平衡终究有打破的时候。
2012年5月,富豪刘某某夫妇案发,有一笔资金牵涉到吴 ,吴 被请去司法机关协助调查。
(情况是这样的:吴 个人和朋友创办重庆雷士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他持股60%,后来, 背负5亿多赌债,只好将股份转让给刘某某夫妇。)
上市公司 总协助司法机关查案,不是好事情,一经传出,雷士股份的股价应声而跌,吴 面临极大的 社会 压力!同时, 里面牵涉巨额赌债,阎焱十分恼火,决定将压在心中多时的换人计划付诸行动。
5月25日,迫于公司 压力,吴 以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CEO,阎焱接任董事长,在施奈德集团工作了16年的张开鹏出任CEO,张开鹏从施奈德集团找来几位高管组成公司 管理团队。
(9)吴 反击
过了一个多月,因协助警方调查的风波平息,这风波也没对吴 造成什么负面影响,于是,他要求重返 ,遭到以阎焱为首的董事会的断然拒绝。
吴 自然不甘心失去自己一手创办企业,他采取“反攻”以收复失地。
但是他手中的王牌只有一张,就是经销商、企业员工支持他。其实,所谓的支持,也是“利益”两字,吴 当政时是比较关照或关心经销商及员工的,而且,新上任的管理团队出台了一些不得人心的管理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经销商、企业员工自然倒向吴 了。
7月12日,阎焱 的董事会,与雷士的高管、经销商代表和供应商代表会面,代表们要求吴 重返雷士,改组董事会,并让 出局,遭到拒绝。
7月13日,一场声势浩大的员工 正式开始。
这些有效吗?
只有一点点效用,就是 集团进驻的几位高管辞职了,至于吴 复职,没门。
对经销商、企业员工的安抚工作,阎焱他们也会做,吴 这些基于利益之上的反击措施不久就归于平静。
(9)再找盟友
吴 还有一个理论上可行的办法,他持股15.34%,和第一大股东的18.48%差距不是很大,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吸纳流通股成为第一大股东,从而重返董事会。但是,吴 没有这样的财力,都怪他平常好赌。
为了重回 ,吴 简直是“杀红了眼”,他找到了昔日的竞争对手:王冬雷。
王冬雷是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豪润达)的创始人、控股股东,德豪润达1996年5月创立于珠海,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以小家电、LED和 相关业务为主的集团性公司,多年被评为“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
德豪润达从2009年开始大力布局LED产业,但是发展不顺,苦于没有足够响亮的品牌和优质的终端渠道。 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早己让王冬雷涶涎三尺。
吴 和王冬雷两人一拍即合,结成了联盟,两人达成“密约”:吴 将大部分股份和王冬雷互换,吴 成为德豪润达的第二大股东,王冬雷再通过二级市场吸纳股份成为 的第一大股东,之后帮助吴 重返 掌权。王冬雷做 的大股东,但不干涉雷士的运营;吴 做德豪润达的二股东,同样不干涉经营。
2012年12月,财大气粗的王冬雷斥资6.54亿港元,从二级市场吸纳 的流通股份,加上吴 转让的股份,他己经持股20.24%,成为了 的第一大股东 。
在第一大股东王冬雷的力挺下,2013年1月,吴 被董事会任命为 CEO;同年3月,软银赛富的阎焱退出了董事会。
2013年6月,吴 被任命为执行董事,重返董事会,实现重返心愿。
此时,王冬雷持股20.24%,是第一大股东,吴 持股6.79%,是第6大股东。
(10)致命一击
王冬雷和吴 合作愉快吗?
王冬雷不是阎焱一类的职业投资人,他是看中 的优质 而来,因此,他必然和吴 有一番夺权拚杀。
物欲江湖就是这样:王冬雷和吴 表面上称兄道弟,笑嘻嘻,暗地里各有各的算盘。
不争气的是吴 好赌,这边赌帐清完,那边的又来。赌债是不能不还,而且不能拖欠的,为了解决赌债,吴 只好减持股份,到了2014年2月,他在 的持股己降到1.7%,跌出十大股东之列,与此同时,王冬雷的持股升为27.03%,成为稳稳的控股股东。
2014年8月8日,王冬雷和吴 彻底撕破脸皮,王冬雷主导的 董事会罢免了吴 CEO的职位,由王冬雷接替。
吴 再次出局,绝对不甘心,但是他变得毫无还手之力,曾经力挺他的经销商、企业员工,纷纷倒戈,站到了王冬雷的一边。收买人心,或许阎焱外行,王冬雷却是这方面的 。
吴 现在剩下的就是所谓的影响力了,毕竟 是他一手发展起来的,在 ,他的影响力还是有的,就像王石在万科的影响力,最典型的例子是,吴 还能鼓动重庆雷士总部对抗王冬雷。
但是,王冬雷玩更绝的!
吴 曾经私下跟王冬雷透露,他曾经背负赌债5个多亿,每月利息就要一千多万,天天被打手追债, 蛮紧张的。
王冬雷琢磨,像这样的赌鬼,手头吃紧时,难道不会打公司财务的主意吗?他马上派人秘密查帐,果然不出所料。
2014年10月22日,王冬雷方面将一摞厚厚的举报材料送到惠州市经侦部门,由于举报材料详实、充分,惠州经侦部门随即传讯吴 “协助调查”,吴 一去,就再也没有出来。2个月之后,吴 被刑事拘留。
吴 关了进去,王冬雷成了 董事长,他的儿子王顿成了执行董事,他的两个叔叔也成了公司高管,吴 辛苦打拚的企业(曾经市值达300亿元)最后成了别人的家族企业。
(11)牢狱之灾
吴 一直关在里面。
2016年,吴 等来一审宣判。
经 审理查明:2012年至2014年8月期间,吴 将 有限公司位于3家银行的流动资金存款转为保证金,安排陈严携带公司公章到3家银行办理手续;同时,吴 通过4家公司为贷款主体,利用这笔保证金作为担保,向银行共申请流动资金借款9亿多元。 为此先后出质保证金总额9.2亿元。后由于吴 无力偿还上述贷款,致使 损失5.5亿元。
吴 犯职务侵占罪则是因2014年初,吴 将一笔处理 重庆公司的370万元废料款不转入公司财务部门入账,供其本人使用,并将变卖废料的原始财务凭证销毁。破案后,370万元未能追回。
吴 被判14年,不服,上诉,广东省高院发回重审。
2021年4月30日,重审一审宣判:罪名一样,刑期改为10年。还要偿还5.6亿巨款。
吴 持有的德豪润达的股份,2017年在闲鱼上拍卖,拍得7.84亿元人民币,扣除各种债务,到吴 手上的几乎为0。
吴 对重审后的一审判决依然不服,提出上诉。但是,不管最终判决如何,他在经济上败得精光的局面己不可改变!
能力出众,同时非常好赌!
这边努力打拚赚来,那边以赌拿去送人,赚的最终斗不过赌的。
一个晚上输掉5个亿,不过是哈哈一笑。
这就是吴 的江湖故事。
如果,他不赌博,或者不赌那么厉害,……
唉,自古以来,“如果”都是不存在的,说它实在无益。
有益的是,我们大家都不要沾赌!
吴长江:一晚输掉5亿,赌掉300亿公司,将自己送入大牢
近些年来, 一直通过多种方式来打击存在各大中小城市之中的赌博现象。 话说,十赌九输,赌博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每一个喜欢赌博的人,哪一个不是负债累累,妻离子散啊。我国有多少个家庭因赌博而被毁掉啊。 因此在这里我们提醒大家,一定要远离各种形式的赌博活动。
我们要说的就是 的吴 , 在其发展 时期,公司市值高达300亿元。 但由于吴 本人特别好赌,曾创造过一夜输掉5亿元的“ 战绩”,甚至还把自己送进了大牢。 此外 历经过几次公司股权变更,那么这些股权变更都是如何变更的呢?
1998年底,惠州 有限公司成立,吴 、胡永宏、杜刚三人分别出资45万元、27.5万元、27.5万元,分别持股45%、27.5%、27.5% 。合伙创业前期,三人所负责不同的业务板块,比如吴 重点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而胡永宏则寻找外界的客户,以打开公司的市场销售渠道。在三人的 努力下, 也获得了迅速发展。
2010年 在香港进行了IPO融资,当时公司的市值达到了300亿元。此外根据 对外发布的公司年报来看, 公司的总营收从2007年的1.3亿元发展到2018年的49.05亿元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公司市值增长了整整38倍。
公司在2011年的时候,市值更是从5.89亿元上涨到35.46亿元,我们足以看到 的发展速度是有多快。 此外,我们从公司的净资产来看, 的净资产在2007年为0.51亿元,到2018年为32.87亿元。 换句话说,10余年的时间中,公司的净资产翻了近64倍。但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是 一直陷入到内斗之中。
但在 快速发展的背后,吴 、胡永宏、杜刚三人之间从最初的公司发展方向问题的分歧,调整到公司股权的内斗之中。当时为了实现公司的平稳发展, 吴 给胡永宏、杜刚每人转让5.83%的股份 。此时三人的股权均为33.4%,实现了公司股权的绝对对等。
虽然短期之内可缓解三人之间的矛盾,但后续 还是迎来了暴风雨。2005年的时候,吴 计划对公司现有的销售渠道进行调整,但遭到了另外2位合伙人的强烈反对。最后,吴 表面上同意以8000万价格彻底离开雷士。 但私下却开始联合各大经销商在雷士上演了一场逼宫大戏,这也导致了胡永宏、杜刚彻底离开雷士。
此时吴 实现了对公司100%的控股权。当然胡永宏、杜刚离开雷士的条件是吴 必须要分别给二人8000万。此后的吴 开始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融资,此后公司的股权开始经历了不断的变动。 比如2008年8月,世通投资有限公司被雷士以“现金+股票”的方式并购 。
为了筹得相应的资金用来完成收购, 接受了高盛出资3656万美元、软银赛富出资1000万美元的联合投资(软银赛富不愿稀释股权,所以跟投)。此次融资后,吴 持股比例为34.4%,软银赛富持股比例为36.05%,高盛持股比例为11.02%, 吴再一次失去第一大股东的绝对控股地位 , 成为了第二大股东。
“现金+换股”方式,最终稀释后的持股比例为吴持有29.33%股份,软银赛富持有30.73%股份。 而到了2011年7月21日,在 第一大股东软银赛富合伙人阎焱的引进下,法国 电气公司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入股 , 出资12.75亿港元,股份占比9.22%,成为第三大股东,并且在董事会中获得一个席位。
面对股权的一步步稀释,吴 并未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其股权逐步被稀释。与吴 做法不同,高盛及软银赛富在 挂牌后从未套现过一股股票。 2012年5月25日,公告称,吴 因个人原因而辞去雷士的一切职务,软银赛富的阎焱接替吴 的CEO职位 。
2013年的时候,在 的员工、高管、经销商等层层施压下,此时的吴 虽然重新回到了雷士CEO的位置 。但好景不长,2014年8月8日,公司公告称,因吴 私下授予三家公司使用 品牌20年,严重违反公司规定,董事会决定罢免吴 职务,公司CEO由王冬雷担任。
此时, 的两大股东:软银赛富和 均坚定地和德豪润达站在了一起。 由于吴 此人非常好赌,欠下了大量债务,不惜挪用公司的大量现金,随后事情败露,遭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立案调查。
吴 此人非常好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由于澳门经营赌场是合法的。所以吴 频繁地往返内地和澳门之间,参与赌博,并且欠下了巨额债务。 其二,吴 曾创造过一夜输掉5亿元的“战绩” ,可以说其在赌博上从不吝啬。这也是为何吴 后来会挪用公司公账的原因。
2014年-2017年期间,警方先后公布了对吴 的处罚情况。2014年12月16日,吴被警方逮捕。2015年1月15日,当地检察院正式下发逮捕函。 2016年12月,吴被当地 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6.5亿元。 2017年2月13日,吴在雷士的股权被拍卖。吴的好赌,也让他彻底地失去了对雷士这家300亿公司的控股权。
其实我们细看吴 本人,虽然其在雷士的股权争夺之中,股权历经多次变更,但在雷士这家公司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比如,2013的时候,雷士的员工、高管和经销商居然一起逼宫,要求吴 重新执掌雷士。 但吴 却因自己的爱赌,不仅失去了对雷士这家曾经市值300亿公司的绝对控股权 , 更是亲手把自己送到了监狱之中。
如今等待着他的可能就是铁窗生活了,一个CEO因赌博沦落到这个田地。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没有大的资产和能力,怎么敢去碰赌博这个东西呢 ?所以我们还是要多费口舌的劝大家远离赌博。最后,笔者想问下大家,各位对吴 的遭遇有什么想说的吗?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