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对于工笔画底稿300例_工笔画底稿和原图,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工笔画底稿300例_工笔画底稿和原图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工笔国画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步骤如下:

1、起铅笔稿的时候,应该避免直接在云母熟宣上起稿子。通常应在草稿子上起好草稿,待线条定下来后,再拓印到云母熟宣上。

拓印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是直接把云母熟宣覆盖在你的草稿上,用铅笔把线稿蒙着描下来。如果你有拷贝台,则比较好描线条。

(2)是把草稿背面用2B铅笔全部涂黑,然后把草稿覆盖在云母熟宣上,用笔使劲在草稿上走一遍线条,这样当你把草稿纸移开以后,云母熟宣上就留有铅笔稿的痕迹了。

2、倒一点墨汁出来。选一只狼毫笔,狼毫笔选择普通的小楷笔即可,不用选择太细的笔,完全浸透墨汁后,开始描线。

在实际勾线中,你会发现太细的毛笔并不好用,反而是小楷笔这种稍粗一点点的笔比较 合勾线。选择狼毫的原因是狼毫比较硬,勾出的线条比较有力度。

3、由于这一次的叶片染色不是重点,所以叶片只用了淡墨来染,没有罩其他色了。 染色的时候还是拿一只清水笔,一只沾墨笔。在这里,我用的清水笔是羊毫笔,它比较柔软,晕染色泽时比较柔和。沾墨的笔就直接用的是狼毫笔。

扩展资料:

工笔画的材料

1、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常用的染色笔有:大 、中 、小 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兼毫笔较好, 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工笔画经常需要涂 ,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排笔、联笔。

4、熟宣或熟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笔画


返回目录

教您如何绘制国画——工笔荷花

这幅画是我在网上找的题材觉得挂在画室会特别好看,因此而绘制的,莲花寓意为清廉,送朋友也是不错的选择哦~接下来,我为大家讲解下工笔荷花的作画步骤。

首先介绍我用的工具。1、毛毡。2、毛笔(两根大 ,一根狼毫勾线)。3、国画颜料。4、墨水。5、熟宣纸(我用的是最薄的蝉衣宣)。6、调色盘以及笔洗(建议调色盘不要用塑料的)。7、画板。8、水胶带。9、盐(最好为粗盐)

其次小伙伴们取出四尺斗方的熟宣纸,初学的小伙伴用2B铅笔在宣纸上轻轻起型,勾勒出菏叶、荷花以及鸟儿的 线,铅笔起型完成后开始毛笔勾线,(注意毛笔勾线的墨不可太浓)如果小伙伴们觉得毛笔勾线太难,勾不好,我只能很理解的说一句:“这是硬功夫,需要练白描。”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小伙伴们每天练一张四尺三才的白描,增加自己的功底,相信自己白描勾线就会很Easy!

毛笔勾线完成后晾制半个小时,准备出画板,纸胶带,小喷壶,开始绷画。绷画步骤:首先取出一张比画作稍小寸的生宣纸放置画板上,用喷壶打湿(半湿状态)。其次把画纸覆盖在刚刚打湿的生宣纸之上,用喷壶打湿(半湿状态),进行调整,使纸张尽量平整。再次用水胶带把画绷在画板上。最后等待晾干就完成了!

晾干后小伙伴就可以开始晕染上色了,首先上 ,用淡墨分染出画面关系,注意 关系、虚实关系、遮挡关系。其次分染菏叶颜色,菏叶背面用石绿+藤黄+花青分染。荷叶叶面的第一遍颜色由藤黄+花青调和而成,在菏叶上分染出不规则多边形,目的是起到菏叶表皮的肌理效果(分染时注意菏叶从里到外的颜色变化是由深变浅的)。分染三四遍认为颜色饱满后就可以用赭石+淡墨罩染了,罩染颜色覆盖整片菏叶如图所示。

菏叶完成后,开始画荷花,白色荷花先用藤黄+一点儿胭脂打底分染两遍(注意颜色要淡),其次用白色罩染,再次用勾线笔蘸白色勾出花瓣纹路,最后用藤黄+花青晕染莲蓬,勾线笔蘸藤黄点花蕊胫,如图所示。

接着画鸟儿。整幅画中鸟儿可谓是点睛之笔,看起复杂,其实我认为是最好画且最出效果的。用酞青蓝分染鸟儿头部链接背部,墨色与白色晕染羽毛纹理,最后用勾线毛笔,勾出细小的羽毛,画出毛茸茸的感觉,整个鸟儿就会“活了”,当然对于爪子、眼睛、嘴等等细节小伙伴一定要稳住稳住再稳住哦~千万不要手抖!

最后用赭石+淡墨( 水)涂在菏叶、荷花周围,并洒上盐(撒盐法)做出肌理效果,目的起到衬托、美化、水面的感觉。如图所示。

晾干后,用纯棉潮湿毛巾覆盖在画面上把盐吸走,落款、盖章,整幅画就完成了!绘制时长三周。

装裱后挂在画室美美哒!

感谢小伙伴们的评判,如有不足,虚心请教。

返回目录

工笔荷花国画图片大全

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 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我整理了工笔荷花国画图片,希望大家喜欢!

工笔荷花国画图片展示

工笔荷花国画图片1

工笔荷花国画图片2

工笔荷花国画图片3

工笔荷花国画图片4

工笔荷花国画图片5

关于荷花的群系分类

中国莲系

一、大中花群:

a.单瓣类:瓣数2-20

1.单瓣红莲组如“古代莲”等。

2.单瓣粉莲组如“ 红莲”等。

3.单瓣白莲组如“ 白莲等。

b.复瓣类:瓣数21-590

4.复瓣粉莲组如”唐婉”等。

c.重瓣类:瓣数60-190

5.重瓣红莲组如“红千叶”等。

6.重瓣粉莲组如“落霞映雪”等。

7.重瓣白莲组如“碧莲”等。

8.重瓣洒锦组

仅见1种,即“大洒锦”。

d.重台类:

9.红台莲组仅见Ⅰ组1种,即“红台莲”“重台莲”。

e.千瓣类:

10.千瓣莲组仅见Ⅰ组1种即“千瓣莲”。[7]

“千瓣莲”为荷中珍品,自古有之。其变态的花托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轴心,花开放时外瓣层层谢薄,内层碎瓣即小花瓣不断增生,并旋转成两个或多个花心。外观成双花心考称“并蒂莲”,三个花心者称“品字莲”,四个花心者称“四面莲”,多个花心者称“五子莲”、“绣球莲”等,均不结莲蓬。其实,这些都是一种“千瓣莲”的花态变异现象,不能各自成为品种。

另有种并蒂现象,即荷花的花芽在分化过程中,受到某种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分成两个分生中心,进而发育成两个象是双脑胎的花蕾,于是在一支花柄上并开两朵花,结一对莲蓬。此系偶然现象,亦非品种特征,不能遗传。[7]

二、小花群:

f.单瓣类:瓣数2-200

11.单瓣红碗莲组如“火花”等。

12.单瓣粉碗莲组如“童羞面”等。

13.单瓣白碗莲组如“娃娃莲”等。

g.复瓣类:瓣数21-590

14.复瓣红碗莲组如“案头春”等。

15.复瓣粉碗莲组如“粉碗莲”等。

16.复瓣白碗莲组如“星光”等。

h.重瓣类:瓣数600~1300

17.重瓣红碗莲组如“羊城碗莲”等。

18.重瓣粉碗莲组如“小醉仙”等。

19.重瓣白碗莲组如“ 公主”等。[7]

美国莲系

三、大中花群:

i.单瓣类:

20.单瓣黄莲组如“黄莲花”。[7]

中美杂种莲系

四、大中花群:

j.单瓣类:

21.杂种单瓣红莲组

22.杂种单瓣粉莲组

23.杂种单瓣黄莲组

24.杂种单瓣复色莲组

k.复瓣类:

25.杂种复瓣白莲组

26.杂种复瓣黄莲组

五、小花群:

l.单瓣类:

27.杂种单瓣黄碗莲组

m.复瓣类:

28.杂种复瓣白碗莲组

有关工笔荷花国画图片推荐:

返回目录

工笔画荷花怎样调色?

花色:曙红+朱砂或者朱膘(一支笔上,笔头色重,花头上着。笔根色浅,花柄上着)

叶色、茎色:叶子和茎要打墨的底稿,可以用广告色中的绿色。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与"写意画"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

工笔画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等艺术形式均可表现工笔画。

荷花(Lotusflower):属毛茛目睡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 椭圆形,种子卵形。

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 之一。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

返回目录

工笔荷花的画法——宋画小品《出水芙蓉图》

工笔荷花的画法——宋画小品《出水芙蓉图》

一、绷框详细过程

准备工具:绢、木框、尺子、铅笔、图钉、浆糊、喷壶

1.用铅笔在木框上标出中点,以中点为限在两边以5cm宽各标出几个点

2.将绢裁成比木框四周各宽5cm的大小

3.将绢放在木框上以喷壶喷至略微湿润

4.从木框的十字中心方向开始,先以图钉固定四周中点(注意绢的经纬线)

5.先从同一方向的中点开始往两端延伸,以图钉固定各点,且需注意必须同时固定同一方向相对的两个点。(利用绢面收缩的特质,向四周将绢绷平)

6.绷框同时时刻保持绢面微湿

7.固定好所有图钉后,再用浆糊涂抹在木框的立面上,并将四周角折好固定

8.将木框水平放置,静待风干

二、绘画过程:

1.绢布绷框勾线(先以淡墨勾荷花,中墨勾反叶、枝干,浓墨勾正荷叶)

2.染

3.正反叶片分染花青墨、赭石墨

4.花瓣分染淡曙红

5.花瓣罩染淡白粉

6.花瓣背后衬白粉

7.花瓣反面分染胭脂区分正反面

8.花瓣再次罩染淡白粉

9.正面叶子罩染草绿

10.叶茎罩染一层草绿

11.正反叶面及叶茎背衬三绿

12.调整画面氛围( )

13.高染法染莲蓬再提白粉

14.胭脂色勾花筋

15.先在花丝处染桔黄色再勾花丝

16.沥粉点花蕊

返回目录

工笔荷花工笔荷花白描图片大全

1、工笔荷花的画法——宋画小品《出水芙蓉图》2、工笔画荷花怎样调色?3、工笔荷花国画图片大全4、教您如何绘制国画——工笔荷花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