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相信很多人对上杭县的旅游和上杭孔庙民居作文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上杭县的旅游和上杭孔庙民居作文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上杭县的旅游

古田会议会址
位于古田镇溪背村,原系廖氏宗祠,建于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为四合院式建筑,有庭院、前后两厅和左右两厢房,建筑面积为826平方米。1917年,建立古田第一所小学——“和声小学”,1929年5月红四军进驻古田后把“和声小学改名为曙光小学,同年12月28日至29日,由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这里胜利召开,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指导思想和党指挥枪的原则,是建党建军史上的里程碑,因此该会址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全国第一批重点保护单位、全国十大优秀爱国主义 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及 AAAA级旅游区。
古田会议纪念馆( 一级馆)
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田会议会址为依托建立起来的专题革命纪念馆。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面积8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管辖着古田会议会址、中共红四军前委机关暨红四军政治部旧址——松荫堂、毛泽东《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写作旧址——协成店、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文昌阁、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旧址——树槐堂、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中兴堂等六处革命旧址。2008年5月,被 文物局授予“ 一级博物馆”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
成立于1958年,占地面积15470平方米,以革命旧址为原状陈列宣传毛泽东在才溪革命实践活动的专题纪念馆,有馆藏品1100余件,包括两处毛泽东才溪调查会址(才溪区苏维埃政府、区工会)和两处革命旧址(光荣亭、列宁台)以及才溪“九军十八师”陈列室,是典型的前方后圆客家民居,是全国爱国主义 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精品线路之一景区。
文昌阁
中共闽西“一大”会址——文昌阁,坐落于蛟洋镇蛟洋村,建于清乾隆六年至十九年(1741~1754),历时13年建成,为宝塔式土木楼阁建筑,是福建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9年7月中旬,毛泽东同贺子珍、蔡协民、江华、曾志等人来到上杭蛟洋文昌阁指导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指出闽西党组织今后的任务是巩固和发展闽西红色根据地。大会通过了由邓子恢起草、毛泽东亲自修改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政治决议案》以及关于土地问题、苏维埃政权、妇女、共青团等决议案,制定了“坚决的 群众,为实现闽西工农政权的割据而奋斗”的总路线。大会结束后,闽西各地认真贯彻“闽西一大”精神,呈现出一派“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喜人景象。
松荫堂红四军前委、政治部旧址——松荫堂,又名永东楼,位于古田镇八甲村,属围垅式建筑,二层二进五厅七开间土木楼房,占地898平方米,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29年12月中旬,红四军进驻古田后把前委和政治部安扎在这里。毛泽东、陈毅以及前委和政治部的工作人员也曾居住在这里,积极为即将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作准备。前委书记毛泽东在此起草完成了两万余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草案》,为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杭川古建文庙(又称上杭文庙)
坐落于上杭县城东门学坪,又称孔庙、儒学、学宫,始建于1223年(宋嘉定十六年),到2009年已有786年的历史。整个孔庙端庄雄伟,巍然壮观,布局严谨,气势宏大。庙宇高阁飞檐,殿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其建筑与雕塑技艺极为高超,有“古建堪称‘世孤例’,宫体殿式臻造极”之赞誉。该庙历史较悠久,是福建保存尚完整的古建孔庙之一。
存耕堂
“存耕堂”是一座具有客家传统特色的古代大型建筑物,建于1716-1781年间(清代乾隆后期)总面积达1.3万余平方米,是中都镇现存占地最大、保持完好的民房。清代曾与“三立堂’(已纪)、“百二间”(后缩建为天德堂)齐名而又首屈一指,素有“九厅十人井”之称,遐迩闻名。公社化时期,曾住下整个生产队的33户130多人,且谷场、仓库,全设于内,正中大厅,既是食堂,又是会场,“鼎食钟鸣”。
云霄阁
中国式的比萨斜塔——上杭中都云霄阁始建于1522—1566年间(明嘉靖年间),属于外斜内正的建筑结构。游客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观察该楼,楼均向相反的方向倾斜,400多年来无人能解其中之意。该楼位于福建中都镇田背村口一河道边,周边巨树相拥,碧水环绕,石桥虹卧,古宅比邻,环境清幽,是上杭县境内保存最好的、年代最久远的古建筑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即列为上杭县文物保护单位。
周公塔
周公塔,又叫三元塔,坐落于上杭县中都镇上都村三元岭。该塔是1627年(明天启七年)汀州巡道朱大典路过此地,捐资倡建。塔系砖木结构,七层八角形,高20余米,有木梯相通,层层开窗,称“空筒式结构”,登楼可俯瞰汀汀和杭城风貌。大塔建于蜈蚣头,小塔建于蜈蚣尾。因大塔正中蜈蚣头顶,塔后山沟血水汩汩流淌(铁锈水)。因此事朝廷不宜公开,为避讳,遂取名“周公塔”。蜈蚣尾的小塔后来倒塌,而蜈蚣头的大塔一直完整保留至今。大塔塔顶于1942年被日本飞机炸毁一角,成为日本侵华罪恶见证。1984年5月该塔列为上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杭县步云乡境内的梅花山位于武夷山脉南端与博平岭间的玳瑁山麓,山峦耸峙,绿海无边,层林叠翠,荟翠了许多珍贵的生物资源与物种,有“神奇的宝山”、“生物物种基因库”、“珍稀动物避难所”、“地质博物馆”等美称。又因其所处的纬度是世界上环沙漠带,被誉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它与云南的西双版纳,广东的鼎湖山同称为“北回归三宝”。梅花山上有两件珍宝足以代表其独特的地位:一是被列入世界濒临灭绝物种之一的华南虎,二是被称为活化石的红豆杉。
中国虎园——“华南虎的家园”,位于上杭县步云乡,地处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边缘,山名茶盘洞,海拔1250m,园区面积4794亩、缓冲区面积2522亩。该园是龙岩市委、市政府于2000年8月投入巨资率先在全国实施的华南虎拯救工程,是以开展华南虎人工繁育、半野化、野化豢养,保护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为主体,以森林景观为基础,集科学研究、科普 、生态旅游和猎奇为一体的多功能森林动植物园。园区内有“五区一山一堂一池一场”:即华南虎野化繁育豢养区、珍禽区、梅花鹿区、猕猴区、森林植物园区、尖峰顶、和人堂、天诉池及森林浴场。
红豆杉生态园——“天然杉木林王国”,位于上杭县步云乡崇头村,地处梅花山南麓,与古田会议会址相距12公里,海拔高度在900—1200m,面积81.8平方米,为 森林公园,截止2009年,该园原始森林里密集地耸立着3000余株500至1600多年的南方红豆杉,最高的高达30余米,最大的要五人合抱,有千年的红豆杉王,有两株并体而生的姐妹红豆杉。红豆杉为 一级保护植物,是冰川时期就有的高大常绿乔木,不仅古老珍稀,而且全身是宝,树干甚至树叶、树枝都能提炼出一种治癌良药,此药是黄金价格的180倍,因此这里成片分布的红豆杉在全国都是罕见的。该园主要开发了连理树、红豆杉王、将军林、至道生佛采药谷等景点。 李氏大宗祠
李氏大宗祠坐落在稔田镇官田村河谷盆地,始建于清道光16年,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公建造的宗祠。从李火德入闽至2009年有800余年,其后裔遍布闽、台、粤、赣、桂及东南亚各国。李氏大宗祠系三进四落式的砖木结构建筑。有大厅二栋、大小客厅26间,住房104间,占地5600平方米。结构严谨、气势非凡的宗祠造型,充分体现了客家宗法制度的建筑艺术,在八闽极为罕见。
除李氏外,稔田也是陈、黄、丘、刘、游五姓祖地,陈梅山、黄天禄、丘继龙、刘千十郎、游二三郎都是在南宋时期迁徒稔田开基。其后,他们的裔孙又不断向外迁移,稔田成为客家六姓“中转站”。

返回目录

上杭孔庙民居作文

上杭文庙,为历代学宫之所,门前挺立着一块二米多高的碑石,碑上勒文曰:奉旨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

一走进文庙的大门,已略有些破损的石柱上那苍劲有力的浮雕就映入你的眼帘。推开文庙第二重那红色的大门,迈过那饱经风雨磨蚀的门槛,置身于泮池,凝眸注视碧池中逍遥自在地游乐的鱼,你眼中或许会晃过千百年来在此孜孜以求功名的莘莘童生吟读的身影。泮池的左边是名宦祠,有史可查的历代清正廉明、政绩卓著的名宦计四十七名。泮池的右边是乡贤祠,"杨州八怪"之一的华、清初诗人刘坊、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民国年间南社巨子丘复等,都忝列其祠,永远受到邑人的崇敬。

孔庙的第三重大门,是一座规模宏大、古色古香的建筑,这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飞檐翘角,雕龙饰凤,卫以石狮。天花板上那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的两幅麟麒画像完好如初,两边墙壁上的花鸟、龙凤、玉兔等纹案图像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大成殿正中端坐着孔子铜像,一代宗师万世师表的孔子神态俨然地接受世人的膜拜,像前铁制的功德箱汇聚了人们的爱心。大成殿的东侧,放置着始建学宫时烧制的青砖,砖上百花争艳,百鸟呈祥。大成殿门前及门内,安放着宋、明两代的石刻,碑上刻有书生们的心箴,读之,受益匪浅。

据悉,上杭县孔庙建于宋嘉定16年,至今有近800年的历史,据资料考证,上杭县的孔庙为福建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之一。当年建造规模盛大,占地8713平方米,以大成殿为中心,分前、中、后三门,殿前建有东、西两廊和名宦祠、乡贤祠及戟门、泮池、棂星门,殿后建明伦堂、崇圣祠,左右有尊径阁及四斋五祠,厅外另拓地一块为前坪,围以宫墙,并立“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一方。大成殿正厅立雕龙石柱10根,梁悬历代所奉匾额8块,殿前石台阶有龙凤浮雕。整个孔庙端庄宏伟,巍然壮观,布局严谨,气势宏大,庙宇高阁飞檐,殿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其建筑与雕塑技艺高超。

孔庙名称几经更易,宋嘉定至清康熙称“儒学”,清乾隆至同治称“学宫”。后才称“孔庙”。据上杭有关史料记载,孔庙因毁于水或坏于蚁,几经迁徙修建。现在保留下来的孔庙于2000年进行修复开放,并重塑了高2.4米、重300余公斤的孔子铜像。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