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很多人可能对《故乡的榕树》作者是谁和泰戈尔《榕树》原文及赏析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故乡的榕树》作者是谁和泰戈尔《榕树》原文及赏析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故乡的榕树》作者是谁?
《故乡的榕树》作者为黄河浪,香港作家,原文如下:
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在铅灰色水泥楼房间,摇曳赏心悦目的青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不知什么时候,榕树底下辟出一块小平地,建了儿童玩的滑梯和亭子,周围又种了蒲葵和许多花朵,居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儿童世界。
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吧,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或是坐在绿色的长椅上看孩子们嬉戏,自有种悠然自得的味道。
那天特别高兴,动了未泯的童心,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小儿子欢跳着抢过去,使劲吹着,引得谁家的一只小黑狗循声跑来,摇动毛茸茸的尾巴,抬起乌溜溜的眼睛望他。
他把哨音停下,小狗失望地跑开去;他再吹响,小狗又跑拢来……逗得小儿子嘻嘻笑,粉白的脸颊上泛起淡淡的红晕。
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
我怀念从故乡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岁月,那古老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叶子一样多……
扩展资料:
《故乡的榕树》是作者黄河浪1979年5月于香港所作,是作者通过回忆故乡榕树下的童年生活而抒发思乡之情的散文,本文获香港1979年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奖。
作者写此文时“已离乡千里万里外了”,而且时间已过了“三十年”,但故乡、故物、故人、故事时时在脑海中浮现,离乡愈远愈久,思念愈切愈深。这是一种游子对于母亲的思念。
这篇作品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的阴凉下散步、嬉戏时,由眼前的景自然引出了故乡的榕树,进而围绕故乡的榕树描述了有关人物、事件和景物,抒发了蓄积在心头的对于故乡的真挚眷恋的感情。
《故乡的榕树》的作者运用了高超的抒情技巧,笔酣墨饱地抒写了思乡的满腔真情。开篇层层铺垫,作者由眼前的榕树想到故乡的榕树,由眼前景引出故乡情。
中间时时缝合,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材料紧密勾连,文思承接贯通,情感流泻无阻,取得了极好的表达效果。结尾处处呼应,重在抒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恋之情。
泰戈尔《榕树》原文及赏析
故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在长大后,不管我们会去到什么地方,都不能忘记拿跟妈妈一样把我们抚养长大的故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泰戈尔《榕树》原文及赏析,欢迎参考~
《榕树》
泰戈尔
喂,你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你可会忘记那小小的孩子,
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筑巢(cháo)又离开了你的鸟儿似的孩子?
你不记得是他怎样坐在窗内,
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么?
妇人们常到池边,汲了满罐的水去,
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摇动,好象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似的。
日光在微波上跳舞,好像不停不息的小梭在织着金色的花毡(zhān)。
两只鸭子挨着芦苇,在芦苇影子上游来游去,
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想着。
他想作风,吹过你的萧萧的枝杈;
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
想做一只鸟儿,栖息在你的最高枝上;
还想做那两只鸭,在芦苇与阴影中间游来游去。
赏析:
在这首诗中,榕树成了那孩子的朋友。诗人运用第二人称,生动描写那孩子对一棵高大的榕树的沉思和幻想。
“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池边”是写榕树生长的位置,为下文进一步对话伏笔。“蓬头”是状榕树的形态。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有气根,树冠大。它生长在热带地方,在印度是一种常见乔木。在文学作品中,榕树往往是故乡的象征。所以,诗人把榕树想像成孩子的朋友,便于抒发思乡怀母的感情。“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的鸟儿似的孩子”,诗人在这里把那孩子比作小鸟,以引起“榕树”的回忆。
“地下的纠缠的树根”本是看不见的,但从儿童的眼光来看,它是看得见的。“树根”在这里语带双关,含有“寻根不忘本”的意思。
接着描写了三个日常生活画面:妇人汲水,日光跳舞,鸭子游涞游去。这些生活画面都能勾起“榕树”对孩子的回忆。
最后,诗人把孩子想象成“风”“影子”“鸭”与榕树须臾不离。
榕树是故乡的化身,是妈妈的化身。那孩子面对榕树的沉思与幻想,是思念故乡、思念妈妈的表现。诗中对榕树的描写,则使我们联想到妈妈的性格和形象。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