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很多人可能对政府该如何预防治理镉大米和湖南又曝出"有毒大米"事件还能放心吃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政府该如何预防治理镉大米和湖南又曝出"有毒大米"事件还能放心吃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政府该如何预防治理镉大米
镉大米,一般指镉含量超标的大米。镉通常通过废水排入环境中,再通过灌溉进入食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人长期食用含镉的食物会引起痛痛病(即骨癌病)。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行动困难,甚至呼吸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后期,患者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脊柱变形,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患者不能进食,疼痛无比。
镉大米,主要产自湖南湖北,2013年5月中国广东发现大量湖南产的含镉毒大米一度引起轰动。WHO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对肾脏的毒性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
政府部门应该切实负起责任,做好镉大米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检测,问题严重的要考虑停止耕种。”
污染土壤未经修复不得利用
在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吴青领衔提交了“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议案”。“各种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积累,被植物吸收,然后转移到果蔬、粮食中,间接被人体吸收,危害人体健康。”吴青说,镉大米的源头主要是土壤重金属污染。
吴青表示,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涵盖土壤污染标准、清洁生产、污染风险评估、污染监测、治理与修复、污染应急、公众参与等内容的制度体系。
“在全国土壤污染普查的基础上,制定、修改、完善农业、工业、商业及居住用地土壤标准。这个标准同时是对土壤进行风险评估及治理修复的标准。”吴青说。
污染风险评估方面,一方面针对土地规划使用的土壤,另一方面针对建设项目周边土地,在动工和投产前进行评估。同时,根据土壤污染途径的特殊性,全面掌握水污染、大气污染的信息,及时掌握污染情况。针对已经污染的土壤,由相关具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土壤修复,未经修复的土壤不得进行开发与使用。
吴青认为,土壤污染防治需要公众参与。“环保部门要定期向公众公布土壤的具体情况,包括受污染的情况、改良土壤质量和防治污染的具体建议。要保证公众对那些影响土地环境活动的决策参与权,针对执法部门偏袒企业、放任土壤污染的现象,应鼓励公众检举、监督。
优先保护耕地水源地土壤
镉大米事件引来舆论哗然,公众纷纷质疑从种植、出厂到流向餐桌,缺乏一张有效的防护网。对此,吴青建议建立突发污染的风险防控体系,提前预警。
她表示,首先应将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作为土壤保护的优先区域,禁止在优先区域内新建有色金属、皮革制品、石油煤炭、化工医药、电池制造等易污染项目,设置耕地和饮用水源地土壤环境监测点位。
“土壤污染防治部门应对辖区内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进行不定期检查或抽查,对辖区内重点地区的土壤实施定期检查,注意土壤质量变化。”吴青说,土壤污染防治部门应该与水污染防治部门、大气污染防治部门定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水污染情况及大气污染情况,预防因水、大气遭受污染而导致土壤污染。
治理及修复方面,政府部门对遭受污染的土壤应组织专业人员采取措施加强治理,预防污染的扩大化,并及时找出污染源及污染主体,作出处理决定。立法规定污染者应主动对自己的污染行为承担治理责任,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治理,并对土壤污染的受害者给以相应的赔偿。
污染严重耕地应停止种植
吴青表示,议案引起了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4月27日,她获邀参加了环保部召开的关于环境保护立法的座谈会。据悉,出席会议的有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小组成员,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部委相关负责人等。
“我当时提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加快立法进程,争取在这一届人大任期内解决这个问题;二是完善法规草案,尽快向全国人大提交审议。”吴青说。
她坦言,法规出台需要一个时间表,但很多工作必须现在就着手做。“镉超标大米出现后,地方政府第一步应对产地土壤质量进行检测,问题严重的要停止耕种。如果不停产,这种大米还会流向市场监管不严的区域,危害人体健康。第二步要立即开展修复治理,并视修复情况决定是否复耕。”
据了解,环保部已于2005年进行过全国性的土壤污染普查,有关土壤状况的基础数据应已掌握,但一直未向社会公布。“环保部门把这项工作做在了前面,是一件好事,目前没有公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数据不准确,当初采集样品布点时比较疏,很偏远的地方也没有条件做普查。”吴青认为,环保部应尽快公布修订的真实数据。
湖南又曝出"有毒大米"事件?还能放心吃吗?
那么“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又说镉含量超标的大米是毒大米呢?
镉,并不是人体必需元素,而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一般情况下,过度摄入镉可导致人发生镉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将镉列为重点研究的食品污染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镉归类为人类致癌物,会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
镉大米,一般指镉含量超标的大米。一些无良工厂将直接将含有镉元素的废水排入环境中,再通过灌溉进入食物,水稻就成了典型的“受害作物”。
人们长期食用含镉的食物会引起痛痛病(即骨痛病)。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行动困难,甚至呼吸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后期,患者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脊柱变形,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患者不能进食,疼痛无比。
其实在正常的大米中,也含有“镉元素”,那么会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呢?
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计算,镉对健康有不同的影响。人体通过米饭所能摄取到的“镉”元素,属于“长期小剂量”,WHO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对肾脏的毒性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如果摄入过多则会危害人类的肾脏和骨骼。
我国制定的大米中镉元素的限定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假设我们食用的都是符合规定的大米,对于一个60公斤的人来说,每天食用镉含量为0.2毫克/公斤的大米可以达到250克,所以即使常年食用也不会影响健康。
由此可见,普通的大米,即使含有“镉”元素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所谓的“镉中毒”,是人们长期连续不断摄入镉含量超标的大米所造成的。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