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大家好,相信很多人对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谁提出的和严复的翻译三原则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谁提出的和严复的翻译三原则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谁提出的?
严复。
为大家所熟知的翻译理论原则“信、达、雅”三原则,最早由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提出,又称“三难原则”。
该原则最早出自严复译著《天演论》中的“译例言”,其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达雅”的标准极难达到,严复亦将其名为“三难”,视为畏途,其曾言“一名之立,旬月踟蹰”。
信雅达的解析: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被翻译界公认为对翻译的基本要求。“信”,就是要使译文准确无误,忠于原文;“达”,就是译文要通顺畅达,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雅”,就是译文要优美自然,尽量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严复的翻译三原则
信、达、雅。
又称“三难原则”。“信”,忠实于原文;“达”,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到位;“雅”,用词遣句及文风之类的。该原则最早出自严复译著《天演论》中的“译例言”,其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如果对原著的思想只是粗浅的了解,那就很难把握内在的精神精髓,故严复十分重视翻译工作。但“信达雅”的标准极难达到,严复亦将其名为“三难”,视为畏途,其曾言“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也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翻译事“字典不离手,冷汗不离身”。
严复先生的“三字经”,深刻触及、准确涵盖了翻译的核心,译文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与和谐。正因其原则精练,所以后人发挥和扩充的内容则能更加系统。
现代翻译工作者虽对本原则的理解各有偏重,但基本都认为:“信”指意思不悖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畅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