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很多人可能对“12345市民热线”的注意事项是什和打12345技巧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2345市民热线”的注意事项是什和打12345技巧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12345市民热线”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注意事项

拨打市民服务热线的注意事项:

1.来电诉求须事实清晰,留下真实姓名及有效联系方式;

2.诉求事项如涉及党委、人大、政协、军事、司法机关范围的,市民应直接向这些单位的 投诉部门反映;

3.诉求事项已进入司法程序的( 两审或已判决),市民应直接向市人大常委会、市委政法委或上一级司法机关反映;涉及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紧急求助,市民应直接拨打110、119等应急电话;

4.家长要对未成年人加强 和管理,防止误拨误打;对于无效电话,座席人员会耐心说服、劝导;

5.对于恶意骚扰电话,经劝导仍反复拨打的,公安部门一经查实将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

主要受理

一、对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职责、办事程序,行政审批、行政受理、招商引资等政策规定方面的咨询;

二、对我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对社会生活发生的劳动保障、 服务、 、安全等需要政府解决的诉求; 

四、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环境等方面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诉求; 

五、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意见、投诉等。

返回目录

打12345技巧

打12345技巧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指各地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由电话12345、 信箱、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方式组成的专门受理热线事项的公共服务平台,下面是我整理的打12345技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打12345技巧1

打12345技巧,以列举的方式说明如下:

1、拨打12345公开电话反映问题,应有明确的诉求对象;

2、诉求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全面,不得随意捏造或者歪曲事实;

3、用语文明,情绪平和,诉求简明扼要,尽量缩短通话时间;

4、为便于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解决相关问题,诉求人自报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或家庭住址,并如实回答受理人员的询问, 公开电话严格执行相关保密规定;

5、市民来电反映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单位一般3-7个工作日内办理并回复,特别紧急或特别复杂的事项可缩短或延长办理时限,延时时限原则上不超过15个工作日,请市民耐心等待。

12345是当地的 热线,市民遇到问题和 可以拨打热线寻求调查解决,这相当于一种 方式,只要诉求合理,打一次办案部门就会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和解决。据网友经验:对于市民的咨询类投诉,平台将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对于用户的投诉、建议、举报等,平台将在7个工作日内给予第一时间的回复;

打12345技巧2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打12345会转劳动监察处理或者告知向劳动监察投诉。

劳动监察是人民政府监察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规,查处和纠正 行为的`专职队伍,劳动回者拨打 热线, 热线一般会交给劳动监察办理,或者告答知劳动者直接向劳动监察投诉。

发现公司一直拖欠工资,员工可以找以下部门进行解决:

1、劳动监察【大队】

不管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员工可以先找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劳动监察【大队】接到投诉后,会向拒发工资的公司责任人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公司限期支付员工工资。

2、劳动仲裁委员会

经投诉后没解决的,员工可以找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且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3、人民

经劳动仲裁后没解决的,那么建议可以在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去 提起诉讼。并且,到 起诉的,也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 提起诉讼。

打12345技巧3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简称12345热线),指各地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由电话12345、 信箱、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方式组成的专门受理热线事项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12345热线可以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创新社会治理,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2021年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印发,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高政府为企便民服务水平。

2021年6月1日,北京市12345未成年 护热线正式开通, 上海12345未成年 护热线开通 。

12345服务热线各地情况都不同,一般由各地市人民政府设立,所设立的方式不同,一般包括电话12345、网络12345等方式。

12345服务热线一般用于:

1、对行政职能职责、政策规定、办事流程和其他公共服务信息的咨询;

2、对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诉以及意见和建议;

3、对行政职权范围内非紧急类管理、服务方面提出的求助;

4、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害公共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 违规行为的举报;

5、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办事效率、行政效能方面的表扬。

注:各地实际不同,以当地政府文件为准。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