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如果你对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初中课文_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来对了地方。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初中课文_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

原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返回目录

伯牙善鼓琴原文及注释

伯牙善鼓琴原文及注释如下:

《伯牙善鼓琴》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④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翻译: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注释:

①得:体会。

②卒:通“猝”,突然。

③操:琴曲。

④逃:隐藏。

⑤志:志趣,心意。

⑥伯牙善鼓琴,善:擅长。

⑦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⑧峨峨:高耸的样子。

⑨洋洋:宽广的样子。 ⑩鼓:弹奏。

中心概括:

本文通过伯牙寄情怀于琴音,而钟子期能领悟琴音传达出的情感意趣,表现了两人高超的 造诣,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阐述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的道理。

人物形象:钟子期:有极高的 鉴赏能力(善听)。伯牙:炉火纯青的琴技(善鼓琴)。

返回目录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