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很多人可能对丹参的解释和丹参中药详细资料大全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丹参的解释和丹参中药详细资料大全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丹参的解释
丹参的解释[root of red-rooted salvia]
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红根,根可入药 详细解释 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医以根入药,有镇静、调经等作用。 《神农本草经》 卷一:“丹参,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一名却蝉草,生川谷。”
词语分解
丹的解释 丹 ā 红色:丹砂(朱砂)。 丹桂 (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 丹心 碧血( 赤诚 的忠心, 珍贵 的热血)。丹青。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丹。 姓。 部首 :丿; 参的解释 参 (参) ā 加入在内:参加。 参与 。参政。参赛。参议。 相间,夹杂:参杂。参半。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 研究 ,考证某事物:参考。参照。参省(媙 )(检验省察)。参看。参阅。参检。 探究,领悟:参悟。
丹参(中药)详细资料大全
丹参,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丹参 别称 :红根、大红袍、血参根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科 :唇形科 属 :鼠尾草属 种 :丹参 分布区域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采收时间 :春、秋二季采挖 用量 :10~15g 毒性 :无毒 贮藏 :置干燥处 入药部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相关配伍,用法用量,禁忌,炮制,生理特性,生长环境,鉴别,药材性状,饮片性状,相关论述,入药部位
植物的根。性味
味苦,微寒。归经
归心、肝经。功效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主治
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相关配伍
1、治妇人经脉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产前胎不安,产后恶血不下,兼治冷热落胎下血:丹参十二两,酒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一日三服。亦可水煮。(《千金方》) 2、寒疝腹痛:小腹阴中相引痛,白汗出,欲死。以丹参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圣惠方》) 3、热油火灼,除痛生肌:丹参八两锉,以水微调,取羊脂二斤,煎三上三下,以涂疮上。(《肘后方》)用法用量
煎服,10~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禁忌
不宜与藜芦同用。炮制
采集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炮制方法 1、丹参: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酒丹参:取丹参片,加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取出放凉。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细长,圆柱形,外皮朱红色。茎四棱形,上部分枝。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片。顶端小叶片较侧生叶片大,小叶片卵圆形。轮伞花序项生兼腋生,花唇形,蓝紫色,上唇直立,下唇较上唇短。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暗棕色或黑色。花期5~10月,果期6~11月。生长环境
生于向阳山坡草丛、沟边、路旁或林边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鉴别
药材性状
1、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lcm。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2、栽培品较粗壮,直径0.5~1.5cm。表面红棕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饮片性状
1、丹参: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切面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有的呈角质样,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涩。 2、酒丹参:形如丹参片,表面红褐色,略具酒香气。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 2、《本经》: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 3、《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