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相信很多人对陈普之读书法文言文翻译和朱熹《朱子语类·读书法上节选》原文翻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陈普之读书法文言文翻译和朱熹《朱子语类·读书法上节选》原文翻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陈普之读书法文言文翻译

1. 陈晋之读书法 全文翻译

译文:

读书只有牢记,那么每天才能渐渐有所长进。 陈晋之一天只读书一百二十多字, 于是没有什么书不读了。

这就是说一天(读的书)不多,(但)一年下来就有很多了。现在谁不读书, 每天将要读几千字, 开始很高兴,然而读过之后随即就忘了,即使一年也学不到多少知识,何况一天呢?

我年轻时也有贪多的毛病, 到了现在每当想起自己腹中诗书不多十分空虚, 才知道陈晋之的方法是对的。

原文:

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

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扩展资料:

阅读启示

读书不要贪多,贪多嚼不烂,精读记牢,积少成多。不要求快求多,要扎扎实实记牢。不能囫囵吞枣,否则就没有效果了。陈晋之的这些读书方法,虽不十全十美,但对我们还是有启发的。

作者

陈善,出生于宋朝,字子兼,罗源(今属福建)人,乾道年间进士,约生活于北宋末南宋初,曾被任命为国子监学录,但尚未赴任就去世了。

著有《扪虱新话》一书(也作《扪虱新语》),初名《窗间纪闻》,是笔记作品集。此书兼涉经史子集,可从中窥见当时学术思想、流派等相关问题,其史料价值不容忽视。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收录《扪虱新话》一书,并对此书作者、内容加以评述,但与史实多有出入。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陈晋之读书法

2. 求 陈晋之读书法 埳井之蛙 愚溪 三篇文言文的翻译

陈晋之读书法 原文 读书惟在记牢,则①日渐进益②。

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遂③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④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⑤,初若可喜,然⑥旋⑦读旋忘,是虽⑧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⑨,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⑩。

①则:那么。②进益:长进。

③遂:连词,于是,就。④岁:年。

⑤言:字。⑥然:但是 ⑦旋:副词,随即。

⑧虽:通“惟”,仅,只有。⑨癖:毛病。

⑩为得法云:是得法的。云,句末语气词。

翻译 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记牢,就可以进步。 陈晋之一天只读120个字, 后来就没有不读的书了。

就算读的再少, 1年积累下来也会有很多。 现在的人谁不读书? 每天都诵读1000多字,开始很高兴, 但是很快的读完,又很快的忘记。

1年连120个字都记不住,何况1天呢? 我年轻时也有贪多的毛病, 现在看着自己肚子里没什么货, 才知道陈晋之的方法是对的。坎井之蛙 [原文] 埳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

还(视)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

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海,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译文 一只住在浅井里的青蛙,对从东海来的大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呀!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躺在井壁的砖洞里休息一会儿;要么只露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身子泡在水里,要么在没脚深的泥里散一会儿步;再回头看看那些孑孓、蟹和蝌蚪,实在谁也比不上我啊!而且,我独占这一坑水,独享这浅井的快乐,可算是达到顶点了。

您为什么不常来这儿参观呢?” 那海鳖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是它的左脚还没有迈进去,右腿就已经被井栏卡住了。于是它连忙把腿收回来,然后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你见过大海吗?那海呀,说一千里那么远,不能够形容它的广阔;说八百丈那么高,也不能形容它的深度。

夏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发大水。可是海水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商汤的时候,八年有七年闹旱灾,可是海岸也没有因此而减低。

您瞧,那海水并不因时间的长短而变化,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减。住在这样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呢!” 浅井的青蛙听了这一番话,吃惊地呆住了,才觉得自己太渺小了。

愚溪原文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 *** ,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译文: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

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

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

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为愚溪。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

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作为积蓄,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

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

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

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

3. 陈普之读书法翻译

请问是不是陈晋之读书法吧?原文:读书惟在记牢,则日渐进益。

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是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翻译: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记牢,就可以进步。 陈晋之一天只读120个字, 就没有不读的书了。

就是说的读的太少, 1年下来就很多。 现在的人谁不读书? 每天都背1000多字, 开始很高兴,后来就慢慢忘了。

1年连120个字都记不住,何况1天呢? 我年轻时也有贪多的毛病, 现在看着自己肚子里没什么货, 才知道陈晋之的方法是对的。

4. 陈普之读书法翻译

请问是不是陈晋之读书法吧?原文:读书惟在记牢,则日渐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是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翻译: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记牢,就可以进步.陈晋之一天只读120个字,就没有不读的书了.就是说的读的太少,1年下来就很多.现在的人谁不读书?每天都背1000多字,开始很高兴,后来就慢慢忘了.1年连120个字都记不住,何况1天呢?我年轻时也有贪多的毛病,现在看着自己肚子里没什么货,才知道陈晋之的方法是对的.。

返回目录

朱熹《朱子语类·读书法上(节选)》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朱子语类·读书法上(节选) 朱熹

读书乃是学者第二事。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理会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来。

学问,究自家身己上切要处理会方是,那读书底已是第二义。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来。然圣人教人,须要读这书时,盖为自家所有这道理,须是经历过,方得。圣人说底,是他曾经历过来。学问,无贤愚,无大小,无贵贱,自是人合理会底事。且如圣贤不生,无许多书册,无许多发明,不成不去理会!也只当理会。今有圣贤言语,有许多文字,却不去做。师友只是发明得。人若不自向前,师友如何着得力!为学之道,圣贤教人,说得甚分晓。大抵学者读书,务要穷究。“道问学”是大事。要识得道理去做人。大凡看书,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向、逐字理会,仍参诸解、传,说教通透,使道理与自家心相肯,方得。读书要看自家道理浃洽透彻。杜元凯云:“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趋之。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今读书紧要,是要看圣人教人做工夫是如何。如用药治病,须看这病是如何发,合用何方治之;方中使何药材,何者几两,何者几分,如何炮,如何炙,如何制,如何切,如何煎,如何吃,只如此而已。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做好将圣人书读,见得他意思如当面说话相似。圣贤之言,须常将来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开卷便有与圣贤不相似处,岂可不自鞭策!圣人言语,一重又一重,须入深去看。若只要皮肤,便有差错,须深沉方有得。人看文字,只看得一重,更不去讨他第二重。读书,须是看着他那缝罅处,方寻得道理透彻。若不见得缝罅,无由入得。看见缝罅时,脉络自开。文字大节目痛理会三五处,后当迎刃而解。学者所患,在于轻浮,不沉着痛快。

学者初看文字,只见得个混沦物事。久久看作三两片,以至于十数片,方是长进。如庖丁解牛,目视无全牛,是也。读书,须是穷究道理彻底。如人之食,嚼得烂,方可嚥下,然后有补。看文字,须逐字看得无去处。譬如前后门塞定,更去不得,方始是。关了门,闭了户,把断了四路头,此正读书时也。学者只知观书,都不知有四边,方始有味。

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具废,乃能骤进。因叹:“骤进”二字,最下得好,须是如此。若进得些子,或进或退,若存若亡,不济事。如用兵相杀,争得些儿小可一二十里地,也不济事。须大杀一番,方是善胜。为学之要,亦是如此。看文字,须大段着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却;看注时便忘了正文,看正文又忘了注。须这一段透了,方看后板,看文字,须要入在里面,猛滚一番。要透彻,方能得脱离。若只略略地看过,恐终究不能得脱离,此心又自不能放下也。

人言读书当从容玩味,此乃自怠之一说。若是读此书未晓道理,虽不可急迫,亦不可放下,犹可也。若徜徉终日,谓之从容,却无做工夫处。譬之煎药,须是以大火煮滚,然后以慢火养之,却不妨。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看人文字,要当如此,岂可忽略!

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只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看文字,正如酷吏之用法深刻,都没人情,直要做到底。若只是恁底等闲看过了,有甚滋味!大凡文字有未晓处,须下死工夫,只要见得道理是自家底,方住。看文字如捉贼,须是知道贼发处,自一文以上赃罪情节,都要堪出。若只描摸个大纲,纵使知道此人是贼,却不知何处做贼。看文字,当如高大艑,顺风张帆,一日千里,方得。如今只才离小港,便着浅了,济甚事!文字不通如此看。读书看义理,须是胸次放开,磊落明快,凭地去。第一不可责效。才责效,便有忧愁底意。只管如此,胸中便结聚一饼子不散。今且放置闲事,不要闲思量。只专心去玩味义理,便会心精;心精,便会熟。读书,放宽著心,道理自会出来。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读书,须是知贯通处,东边西边,都触着这关捩子,方得。只认下着头去做,莫要思前算后,自有至处。而今说已前不曾做得,又怕迟晚,又怕做不及,又怕那个难,又怕性格迟钝,又怕记不起,都是闲说。只认下着头去做,莫问迟速,少间自有至处。既是已前不曾做得,今便用下工夫去补填。莫要瞻前顾后,思量东西,少间耽搁一生,不知年岁之老!


〔注释〕 第二事:根据作者思想,第一等要事是躬行践履。合下:当下,当初,本来。元:同“原”。底:助词,同“的”。合:应当。道问学:与尊德性相对,指通过读书学习知识的途径来求道。肯:这里表示紧密结合在一起。浃(jiā)洽:融会贯通。杜元凯(222—284):即杜预,西晋大臣、著名学者,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他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后世通行的《左传》注本。优而柔之:悠然自得。厌、饫(yù):都意为饱。炮(páo):炮制,用烘炒法把中药炼制成精品,或去除其中毒性。因:根据,按照。将来:拿来。缝罅(xià):缝隙。节目:纲目。嚥(yàn):同“咽”。小可:简单,平常。后板:下一页。徜徉:原意徘徊,这里意为安闲自在。恁(rèn)底:如此。等闲:轻易,随便。鹮(é)、艑(biàn):都是大船。关捩(liè)子:关键,机关。闲说:无关紧要的话。

(施忠连)

〔鉴赏〕 《朱子语类》是朱熹讲学语录的分类汇编,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史学、法律、文学、 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分二十六门,共一百四十卷。《读书法上》选自此书第十卷“学四”。这一篇中的语录多为十几字或几十字一段,原为不同 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所记,为了编排紧凑,编者删去记录话语的 的名字,把多条语录按原文次序置于一段内。

朱熹是南宋杰出的哲学家,学识渊博的学者和成就卓著的 家,他从来对一切有用的知识都深感兴趣,一生孜孜不倦研究学问,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因此对读书的方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有不少是他经历了长期艰辛的探索和思索后获得的,是对他学术研究的总结。由于他是认识深邃的思想家和循循善诱的 家,所以对读书方法的见解和叙述既精到深刻,又生动透彻,尤其是他使用的众多形象比喻,既使谈话变得极其活泼有趣,又把读书法讲述得鞭辟入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受他点拨的听众或读者如饮醍醐,豁然觉悟,深受启发,多有教益。

这篇文字着重讲述的读书法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朱熹提出,读书要有强大的内在动力,为此,他要求人们要有学习的自觉性,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人生第一等要事是躬行践履,第二等要事就是读书学习。因为一个人受种种限制,未曾经历许多,不懂得一些重要的人生道理。这些人生道理是人们自己必须去努力掌握的,因为懂得这些道理才好去做人。所以朱熹强调说,不论什么人,对于这种学问,不分贤愚、大小、贵贱,都是应当钻研的。就是圣贤不生,没有这么多书籍,没有许多阐发,难道就不钻研了不成!还是要去钻研,必须去钻研。在他看来,现在有圣人的言语,有许多文字,提供了这么有利的条件,更应当努力读书学习。在寻求人生道理上,决定性的一点是靠自己有用力去做的愿望和要求。朱熹指出,老师朋友只是阐发,人若自身不努力,师友们如何能使得上力气!朱熹引杜预诗云:“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趋之。”朱熹深知,读书求知识、真理,是一个极为艰难的长期过程,如若人们没有内在的强大动力,是不可能坚持到底、取得成效的。

第二,朱熹反复强调,读书要努力把书上的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认识和思想。朱熹已看到有不少士人,读了许多书,但只是学人语言,重复别人的见解,讲不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所以他特别重视通过读书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认识,把间接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直接经验。因此朱熹在一开头讲读书的目的时就提出,读书的目的是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等到理解了,道理才能同自我、同自己融合为一,才算真正学到了东西。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道理,一定要亲身经历过,才算真正获得,这就是说只有拿来加以实行,通过躬行实践,书上讲的道理才可能真正变为自己的。

第三,读书要专心致志,集中精力,用心钻研。这就像朱熹所形容的,“关了门,闭了户,把断了四路头,此正读书时也。学者只知观书,都不知有四边,方始有味”。读书要读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说:“至于群疑并兴,寝食具废,乃能骤进。”因此,他反对那种认为读书应从容玩味的说法,认为这是松懈自身的一个借口。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如若把安闲自在当做从容,那就没有什么工夫可做了。

第四,读书要抓住关键问题,就是他所谓的“缝罅”。他认为如果不知缝罅,则无法深入其中,如果看到了,则“脉络自开”。这种关键问题他又称之为“大节目”,主张要下大工夫钻研它们三五处,随后难处自然会迎刃而解。他还把关键问题称为“关捩子”,说书中各部分的道理都同它相关联,弄懂了它,就会收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第五,读书要善于分析,就像庖丁解牛,目视无全牛。他说书中的内容初看是混沌一片,仔细地分析研究,就能分成三、四个部分,以至于十几个部分,这表明读书有了长进。他在同另外的 谈到这方面的想法时,用医生配药治病的过程来说明这种道理。他非常具体地讲述了这种分析的方法:就像用药治病,一定要看这病是如何引起的,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治;方子里用哪种药材,哪种是几两,哪种是几分,再如何煎制,如何服用这些药。实际上朱熹在这里是教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如何获得这种手段,怎样从量上把握分寸。毫无疑问,经过这样的分析,就能逐步弄清和解决问题。

第六,读书不能浅尝辄止,不可满足于一知半解,而要透彻理解,追寻其深层含义。朱熹用作战做比喻说,读书倘若稍有进步,就或进或退,或存或亡,这是无济于事的,就像用兵打仗一样,占领区区一二十里地方起不了什么作用,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大战一场,向纵深推进,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他批评有些人看文字只看到表层,不能深入其中,掌握其核心意义。他认为圣人的话的含义一层又一层,一定要深入去体会其深刻意义。

第七,读书要力求做到融会贯通,用他自己的语言来说,就是“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朱熹是解释儒家经典、发挥其中义理的 ,因此才能用如此精彩的语言把自己的亲身体会表达出来。

第八,读书不可急功近利,急于见成效。他要求读书看义理,心胸一定要放得开,光明磊落,明白通畅。如果一定要立竿见影,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忧愁,一直如此,胸口就像塞了一块饼子,始终消化不掉。他主张,现在先暂且别管闲事,也不要胡思乱想,只是一心去体会义理,就会精通其中的理论和思想。

总之,从根本上来说,朱熹认为读书像做任何一件事那样,必须认真刻苦,始终保持勇猛奋发的精神状态,要有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说要“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朱熹在许多场合,以各种方式强调这一思想。如他说读书“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又说“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只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正如酷吏之用法深刻,都没人情,直要做到底。……看文字如捉贼,须是知道贼发处,自一文以上赃罪情节,都要堪出”。可以肯定,有了这种精神,读书学习中的任何困难都能逐一解决,经过一段时间,学业必大有长进。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