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很多人可能对非洲哪些国家是英国的殖民地和加纳和哥斯达尼加历史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非洲哪些国家是英国的殖民地和加纳和哥斯达尼加历史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非洲哪些国家是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在非洲殖民地如下:
1、巴苏陀兰即今莱索托,1966年独立。
2、贝专纳即今博茨瓦纳,1966年独立。
3、英属多哥,原为德国的殖民地,一战后被分为法属多哥和英属多哥。战后英国对该地区进行委任统治,1919年被并入黄金海岸,加纳独立后成为其领土的一部分。
4、英属喀麦隆,1961年英属与法属喀麦隆合并并宣布独立。
5、冈比亚,1965年获得独立。
6、黄金海岸即今加纳,1957年独立。
7、埃及1882年埃及被英国占领,1914年至1922年期间是英国的保护国,1922年获得独立,但对英国履行必要的条约义务,英国军队在该国持续驻军直到1954年。
8、肯尼亚,1963年独立。
9、毛里求斯,1968年独立。
10、尼日利亚,1960年独立。
11、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1964年独立。
12、尼亚萨兰今马拉维,1964年独立。
13、塞拉利昂,1961年独立。
14、南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1980年白人政权与黑人族群达成共治协议,更名津巴布韦,成为获广泛承认的 。
15、英属索马里兰,1960年并入索马里后独立。
16、南非,1910年与其他殖民地合并组成南非联邦,成为一个自治领。
17、西南非洲今 ,1990年独立。
18、斯威士兰,1968年独立。
19、苏丹原,1956年苏丹独立。
20、坦噶尼喀,1961年独立,1964年与桑给巴尔组成坦桑尼亚。
21、桑给巴尔,1963年独立,次年与坦噶尼喀合并组成坦桑尼亚。
22、乌干达,1905年成立乌干达殖民地,1962年独立。
扩展资料:
世界头号殖民强国——英国
随着新大陆的发现,18世纪欧洲与非洲和美洲殖民地之间建立“大三角贸易”航线,大西洋取代地中海,成为商业交通的必经之路,导致意大利和德意志北部汉萨同盟各传统商业城市的衰落,英国、法国、荷兰这几个面向大西洋的 兴起。
英国最初试图经过俄罗斯打通东方贸易路线,为此于1533年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不久之后发现俄国与东方没有直接商业往来,于是转而寻找西北航线,试图经北美洲北部前往东方。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开始了对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孙湾公司和新英格兰殖民地。1600年英国商人建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随后开始了在印度的扩张。
荷兰在16世纪末独立后,迅速发展为世界最大的航海和商业 ,于1602年设立荷兰东印度公司,逐渐垄断了与中国、印度、日本、锡兰和香料群岛的贸易。
法国则在北美洲建立了新法兰西殖民地,并在加勒比海占据了数个具有战略意义并盛产蔗糖的岛屿。
由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进行烟草和棉花的商业种植,法国需要向加勒比海岛屿的甘蔗种植园输送人力,因此两国对奴隶的需要也日益扩大。1526年,英国开始奴隶贸易。不久之后,荷兰和丹麦作为活跃的贸易中转国也加入奴隶贸易活动中来,试图从中分得利益。
瑞典、勃兰登堡、汉堡、库尔兰等也在这一时期从事奴隶贸易,为此在非洲海岸占领了一些据点。
由于西非地区的本土经济以采集和狩猎为主,食物产量有限,为了供养奴隶在长途贩途中的伙食,在这些据点周围开辟了农业地区,从欧洲和美洲引进甘薯、薯蓣等粮食作物。
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英国和法国由于在欧洲大陆的利益争夺而进行了四次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在海外夺取了法国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领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殖民大国。
并且在同荷兰的数次战争取代了荷兰,成为主要的船运国,建立起庞大的商船队和海军。以1763年英国与法国和西班牙签订《巴黎条约》为标志,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强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殖民地
加纳和哥斯达尼加历史
加纳以前被称为黄金海岸,1957年3月6日从英国殖民地独立出来。加纳是第一个获得独立的非洲黑人殖民地。在葡萄牙于1471年发现黄金和在1482年修建埃尔米纳城堡后,从15世纪到19世纪加纳见证了欧洲列强为争夺其 的财富:黄金和象牙而发动的战争。其他欧洲列强是荷兰,瑞典,丹麦,普鲁士和英国。这些 为控制和霸占加纳土地的战斗,最终导致建造了许多要塞和城堡,被用作商贸交易而且成为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的地牢。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非洲有43个这样的要塞和城堡,而在加纳就有33个。其中有25个现在还保留得很好,包括埃尔米纳和海岸角城堡和圣贾戈要塞,这三处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纪念碑。
古加纳王国建立于公元3-4世纪,10—11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13世纪时,加纳王国受到新兴的马里王国的入侵,居民逐渐南移到加纳境内定居。从15世纪开始,加纳便沦为殖民地,成为欧洲列强不断争夺的一块“肥肉”。1471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加纳海岸,随后,荷、英、法等国殖民者接踵而来。他们不仅劫掠这里的黄金,还有象牙,并把这里作为贩卖黑奴的据点。1897年全境沦为德国殖民地,称“黄金海岸”。1947年加纳第一个政治组织黄金海岸统一大会党成立,要求自治。1946年6月夸米·恩克鲁玛 成立人民大会党,坚持争取民族的斗争。1957年3月6日黄金海岸宣布独立,改名为加纳。1960年7月1日宣布成立加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恩克鲁玛出任总统。后来几经政变。1981年12月31日罗林斯空军再次发动政变,成立临时全国保卫委员会,罗林斯担任主席。1991年,军政权开始“还政于民”进程。1992年底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1993年1月7日成立第四共和国,由军政步入宪治。纳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黄金、钻石、铝矾土、锰等,此外还有石灰石、铁矿、红柱石、石英砂和高岭土等。农业是加纳的经济基础,全国百分之六十五以上劳动力从事农业。可可在加纳的经济地位比黄金还重要,有“绿色黄金”之称,因以盛产可可而得“可可之乡”的美誉,多年来占据出口创汇排行榜之首。可可产量曾居世界第一,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可可是加纳产的。加纳也因此形成了以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三大支柱的经济结构。1996年12月罗林斯蝉 统。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新爱国党 人库福尔连任二届总统。2009年1月,全国民主大会党候选人米尔斯当选总统。2012年7月24日,米因病去世,时任副总统马哈马继任总统。同年12月,加举行新一届大选,马哈马获胜蝉联,并于2013年1月7日宣誓就职。
加纳同中国的关系
双边政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加纳共和国于1960年7月5日建交。1966年10月,政变上台的加纳政府单方面中断同中国的外交关系。1972年2月,阿昌庞政府主动恢复同中国的外交关系,此后中加关系发展顺利。
2006年6月,中国国务院温家宝对加纳进行正式访问。2007年3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作为胡锦涛同志特使出席加纳独立50周年庆典。2007年4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访问加纳。2006年11月,时任加纳总统库福尔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6年11月,库福尔总统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8年8月,库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08年3月,时任加纳副总统阿利乌来华进行商业考察。2008年4月,时任加纳议长塞基-休斯访华。2009年11月,温家宝在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期间,会见了加副总统马哈马。2010年9月,加副总统马哈马来华出席联合国贸发会议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中国 副主席会见马一行。9月底,加纳总统米尔斯来华进行国事访问,中国胡锦涛和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吴邦国分别与米会谈、会见。2011年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访问加纳。11月,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以及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先后访问加纳。2012年4月,加副总统马哈马应加驻华使馆邀请访华。8月,胡锦涛同志特使、民政李立国赴加纳出席米尔斯总统葬礼。2013年1月,胡锦涛同志特使、水利陈雷赴加纳出席马哈马总统就职典礼。
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中加签有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贸易协定和保护投资协定。中方援建了加 剧场、阿费菲灌溉工程、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东当美地区医院、军警营房、阿克拉-库马西公路部分路段改扩建等24个项目,向加方提供了棉纺机械、沼气器材等设备,进行了诺布瓦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和 剧场等技术合作。
2012年,中加贸易额达54.34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47.9亿美元,进口6.43亿美元。中方主要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轻工、医药和化工原料等,进口可可、木材等。
中国公司在加纳开展工程承包业务始于1983年。在加从事承包工程的中国企业主要有华山国际工程加纳有限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等十几家。承揽项目涉及房建、供水、打井、供电、路桥、体育场、电信等领域。
中国海航集团也在加纳投资建立AWA(Africa World Airlines)航空公司,积极开拓西非航空市场。
、 和军事合作
中加签有 合作协定。
中国自1960年开始接受加留学生。如今共有28名奖学金生和20名自费生在华学习。截至2006年底,中国共为加培训了400多名各类人才,培训领域涉及外交、经贸、农业、 卫生、 、渔业、审计、通讯、能源、信息产业和海关等各个方面。
中加两军关系较好,交往增加。2000年6月加国防部长东科访华。2003年10月加国防部长阿多-库福尔访华。2007年12月加国防部长达帕阿访华。2004年3月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张邦栋率团访加。
加纳民俗
酋长制
加纳独立后,政府实行共和制。不过在农村仍保留着酋长制。酋长为男性,拥有政治、土地和法律方面的权力。酋长由任命产生,如表现不称职,会随时被罢免。酋长是此部族的发言人,向政府反映此部族的要求和意见,调解民事 ,组织 本地的公益活动,在部族中享有崇高威望,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
凳子
凳子是酋长权力的象征,老百姓也保存着一个自己喜爱的凳子,凳子还作为嫁娶的必需品。
其他
加纳每个部族每年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如“饥饿节”、“木薯节”、“猎鹿节”等,在盛大的节日里都举行非常有趣的击鼓会。大广场上放置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非洲鼓,鼓手们可用抑扬顿挫不同的鼓声表示对酋长的歌颂,也可用慢声表示叙述往事,或宣布部落的 、大事,进行“斗鼓”比赛。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